•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聚焦核心优势 深度挖掘成长
  • 平安大华颜正华:投资优势行业 紧盯先锋企业
  • 招商基金张国强:债市回暖可期保本基金投资机会显现
  • 东吴新产业拟任基金经理任壮:寻找“笑到最后”的产业新星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专访
    聚焦核心优势 深度挖掘成长
    平安大华颜正华:投资优势行业 紧盯先锋企业
    招商基金张国强:债市回暖可期保本基金投资机会显现
    东吴新产业拟任基金经理任壮:寻找“笑到最后”的产业新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聚焦核心优势 深度挖掘成长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访富安达优势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孔学兵

      “股市,秋风萧瑟,提醒我立秋了”,一句略带诙谐的股评,夹带的是市场渐浓的焦虑。近期外围市场动荡不堪,8月8日A股更是大跌3.79%,国内通胀居高不下货币政策从紧依旧,普通投资者如何做到“慧眼”旁观?在众多纷争之下,哪些方向暗藏投资机会?

      “目前,市场处于一个群体性纠结期,即对宏观经济方面的短期不确定因素存在过度预期,而忽视了经济体发展的主旋律。事实上,市场环境越是复杂,越是需要我们回归投资的本质,抛弃简单的指数化思维,淡化对经济波动中短期噪音的关注,将主要精力放到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识别上。”富安达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监、富安达优势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孔学兵表示。

      

      “混沌期”价值显现

      近期市场面临较多敏感事件,包括短期经济表现欠缺活力、通胀水平高居不下、货币政策持续偏紧、美国债务问题阻碍复苏等等。投资者的主要担忧在于货币紧缩引发企业盈利下滑,从而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水平及风险发生几率。

      孔学兵坦言,自2009年以来的A 股市场波动,其表面上看是混沌无序,但究其根源,在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需要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映射到当前市场,则是在经济增长寻找到新的驱动力、通胀得到遏制、市场供需环境与流动性显著改善之前,市场将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很难出现系统性牛市;二是整体较低的估值水平封杀了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

      事实上,恰恰是在这种“混沌期”的环境中,价值投资者才有可能规避系统性高估风险,以萝卜的价格买到人参。1965年至1980年间,美国道琼斯指数几乎原地踏步近15年,但巴菲特的投资总收益却高达20.59倍,15年的复合收益率高达22.34%,体现了“指数混沌期”价值投资的魅力。而近期在大盘低迷的背景中,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开始逐步企稳回升,相对收益明显,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成长股“独自暗香”

      那么,如何在这一“混沌期”中寻找成长牛股?市场频繁轮动下,结构性机遇“你方唱罢我登台”,又该如何“慧眼”识之?

      “越是容易被模仿和复制的企业,就越不具备成长特质,越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而从价值的本源来看,股票的投资价值应当源自企业穿越经济周期波动、持续经营中的累积和创造,而非源自股票价格的非理性下跌,公司市值的大幅度增长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和行业天花板的不断提升,这是成长作为永恒主题的核心优势。”孔学兵指出。

      基于经济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将导致行业景气周期、公司估值水平的差异化,财务数据具备成长特征的公司也需要深度挖掘和仔细甄别,以更好把握其成长拐点和契机,从大概率上规避成长陷阱。记者观察发现,目前正在发行中的富安达旗下首只基金——富安达优势成长基金正是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战略判断,遵循“理性分析价值,深度挖掘增长”的投资理念,专注于公司内在价值的识别,以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性的投资态度面对市场波动和情绪扰动,致力于帮助普通投资者精选优质成长股,努力规避成长陷阱,避免“错杀”的尴尬。此外,该基金还契合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产业升级主旋律,进一步收敛集中于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成长型企业。

      孔学兵强调,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的调整,一些具有较少资本性支出,同时具有强大竞争壁垒的成长型企业,估值水平逐步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值得给予更多关注。

      展望下半年,孔学兵指出,可重点关注预期向好、估值合理、受益于结构调整和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关行业,诸如食品饮料、医疗器械、农业、水利建设、替代新能源、新材料、供应受限型化工子行业等。 此外,金融地产、汽车等也存在估值修复的空间,定价水平亦将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