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公 司
  • 7:公司纵深
  • 8:公司前沿
  • 9:上证零距离
  • 10:专版
  • 11:专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金交所调整中秋期间保证金
  • 三专家畅谈国内粮油形势
  • 期指重心惯性下移
  • 期指缩量下挫
    宜谨慎操作
  • 西方央行黄金业务对市场的影响
  • 期指单边下挫逾2% 空方加大打压力度
  • 上期所:
    将继续适时推出新上市品种
  • 郑商所大力发挥农产品期货功能
  •  
    2011年9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金交所调整中秋期间保证金
    三专家畅谈国内粮油形势
    期指重心惯性下移
    期指缩量下挫
    宜谨慎操作
    西方央行黄金业务对市场的影响
    期指单边下挫逾2% 空方加大打压力度
    上期所:
    将继续适时推出新上市品种
    郑商所大力发挥农产品期货功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专家畅谈国内粮油形势
    2011-09-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粮油是我国较早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其品种数量目前仍然占据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半壁江山。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举办的2011郑州农产品(粮油)期货论坛上,国内专家就粮油市场、政策走向和信贷需求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尚强民:

      粮食市场正经历“第二次变革”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提出,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粮食供给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结构上,实现与消费的同步增长,这就意味着粮食消费结构将出现“变革”。

      第一次变革正是以大豆消费量进口量猛增为标志。大豆进口猛增说明,国内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新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

      而消费的持续增长正引发第二次变革。这次的变革以玉米消费增长为标志。玉米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如果根据最终用途分类,玉米深加工产品绝大部分是作为食品被消费。

      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玉米总产量累计增长67.22%,年均增长5.28%。但玉米供给与需求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以玉米消费快速增长为标志的国内粮食市场新趋势已经出现,但目前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上供求状况仍然正常。”尚强民表示。

      他说,今年和去年相比,国内粮食市场参与者的表现更为理性,但也出现了新情况,如,创纪录的玉米产量并没有阻止市场价格持续上扬,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存在。实现国内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协调好消费者利益与生产者利益,在未来一年中仍将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方言:

      确保粮油棉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十一五”期间,夏粮实现了“八连丰”;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产品生存环境又将如何?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指出,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农产品处于供需紧张的状况。同时,品种结构、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矛盾,农业资源的约束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比以前更大。

      粮食方面,虽然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生产压力在增大。近年来,玉米产量的增长主要是靠扩大面积,单产并未明显提高。接下来,国家将重点抓好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的单产。

      油料方面,近几年产量逐年下滑,国家八个农业区的花生、油菜、大豆的生产形势都不甚乐观。由于水稻、玉米的效益比较好,今年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较少,大豆产量减少。长江流域的油菜则是由于品种、机械化的问题,这几年情况也不乐观。国家下一步将重点抓好长江流域的机械化,解决用工费时的问题。

      棉花方面,由于我国粮棉油基本集中在黄淮、长江流域,因而这几年粮食生产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棉花产量的下降,这主要是种植面积减少带来的影响。所以,下一步将均衡粮棉油三大产业的增长。

      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方言提出了几大政策措施:一是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产量高地区的耕地。二要优化农业生产,要考虑到区位优势、物流条件、劳动力资源、成本等等方面。三是转变发展方式。首先是良种,同时,还要考虑规模化、信息化。四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需要国家支持、投入,同时,还要加强信贷投入。五是加强市场调控。首先要进行价格引导,并适度适时进口,同时控制玉米的深加工。

      

      朱远洋:

      粮食信贷需求趋于理性

      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一部总经理朱远洋介绍了今年粮食信贷政策走向。目前,资金需求趋于理性。粮食市场秩序整顿,市场准入标准提高,市场主体减少。市场管制有所加强,加大了粮食企业的社会责任。市场主体的信贷资金需求减少,特别是今年的小麦收购市场平稳,很多加工企业不需要超量收储原料。

      另外,今年商业银行的信贷抽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收紧流动性,贷款加息也抑制了通胀。朱远洋表示,农业发展银行粮食信贷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小麦产量为2525亿斤,比上年增产62亿斤,增幅为2.5%;早稻产量为655亿斤,比上年增产了28.6亿斤,增幅为4.5%。信贷供应则按照粮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商品量的60%左右安排,信贷量在3600亿元左右,其中,小麦收购安排贷款1147亿元,油菜籽收购安排贷款220亿元,早稻收购安排贷款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