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财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路演回放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对话
  • 定增模式的风险正在显现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投资者的纠结
  • 公募基金
    恐难发生清盘
  •  
    2011年9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定增模式的风险正在显现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投资者的纠结
    公募基金
    恐难发生清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定增模式的风险正在显现
    2011-09-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从2009年定增股的牛市效应,到2010年的定向增发全面大热,到2011年的风险开始显现,“投资定向增发个股”这一模式正在经历着如当年的“小盘股”一样的从盛而衰,以及几乎同样的开始涌动的市场拷问。对于正处于下跌通道的A股市场而言,上述风险的显现可能仍在过程之中。

      值得关注的还有,对于历史上早就发生过曾引发监管关注的“定增股”的一系列风险,是如何在过去一年中被投资经理、产品销售、乃至基金评价分析等诸多环节有意无意“忽略”的,是市场善于遗忘,还是其他原因?

      ⊙本报记者 周宏

      今年近半数定增股破发

      根据日前的媒体报道,截至9月21日,A股市场今年共有128家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而其中58家已经跌破增发价,占比约45%。而在基金参与的60个定增公司中,破发公司数量达21个,占比约为35%。虽然基金整体参与的破发率稍微略低,显示了一定的个股选择能力,但是个别股票的亏损幅度却较大(根据相关统计,破发跌幅最大的10只个股里,公募基金参与有6只),这意味着基金在今年参与的定向增发中,浮亏不小。

      根据相关媒体统计,公募基金定向增发参与的重点个股中,目前账面浮亏较多的为:东方雨虹、深圳惠程、联化科技、柳工、顺络电子、科大讯飞、拓日新能、穗恒运等。其中前期热门的中小盘概念、TMT行业、工程机械、化工品等,凸现了系统性风险对于定向增发个股的冲击。

      而相比公募基金,部分阳光私募、民间机构、大户积极参与的定向增发的个股案例破发情况比例更高、情况也更严重。对于年初大热的“定增类”的阳光私募信托产品而言,考验可能刚刚开始。

      

      忽视系统性风险

      定向增发案例“风险”的发生,直接原因是前期股市的持续低迷。换言之,是系统性风险在发挥作用。

      回顾过去2年,定向增发的温度可谓不断升高。从2009年机构战战兢兢参与,到2010年逐步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再到2011年赢利效应逐渐铺开成为一类创新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仅通过阳光私募领域进入定增产品的资金至少有50亿元,这个行业热度伴随着上半年,定向增发类产品如博弘定向2期产品攀上阳光私募基金业绩第一名而达到顶峰。至2季度,各类定向私募产品纷纷推出,一些参与较深的私募机构在媒体上也频频发布言论称:挣钱跟“捡钱”一样,“这种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等等,更是助推了部分投资者对类似产品的乐观情绪。

      但紧接着的股市现实表明,定向增发类产品并非有些机构鼓吹的“零风险”和“超低风险”,而当时风险尚未暴露而已。而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定向增发中所给的折扣也根本不足以抵挡系统性风险的暴露。一些人鼓吹的定增“是经监管机构筛选”的优秀公司、具备“制度性套利”、“安全边际”高等观点,也被证明为并不那么靠谱。

      

      流动性风险更大

      当然与价格风险相比,更加令人担心的是一些定向增发活动中的流动性风险。对于很多机构和产品而言,股价的波动并不是问题,但是长达一年的“冻结期”可能是一系列风险的麻烦所在,尤其是市场熊市中,若出现管理的资金持续外流,则很可能造成更大损失。

      事实上类似情况,在2008年的境外市场,在2008至2009年的A股市场都有出现。有记忆的投资者应该有印象,在冻结股下跌的过程中,对于基金持有的非流通的定向增发个股的“估值”问题,有关部门曾经专门会商推出过一个新办法,以避免因为价格风险,而导致基金的产品规模和流动性受到影响和波动。而这这种情况在非公募的产品中能否就此完全避免也很难讲。

      在如今新模式、新个体丰富得多的今天,定向增发参与主体更加多得多的今天,和公募比邻的阳光私募机构、民间机构是否做好了充足流动性准备呢?是否会再有机构面临“流动性风险”的考验呢?这是未来市场会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