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财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路演回放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对话
  • 协议控制模式可以休矣
  • 美欧注水政策不改 全球经济恢复无望
  • 10亿元产值“环境毒瘤”终被割除
  • 外论一瞥
  • 伦敦楼价:英伦年轻人的至痛
  • 鼓励增持,更应激励市值管理
  •  
    2011年9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协议控制模式可以休矣
    美欧注水政策不改 全球经济恢复无望
    10亿元产值“环境毒瘤”终被割除
    外论一瞥
    伦敦楼价:英伦年轻人的至痛
    鼓励增持,更应激励市值管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鼓励增持,更应激励市值管理
    2011-09-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允峰

      ⊙李允峰

      

      在市场持续低迷之际,一些被重要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或许有着更多的安全边际,也可能给投资者更多的信心。数据显示,自8月1日至9月22日,沪深A股市场出现了9.57%的调整,而在此期间有9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增持了公司的股份,这些被增持的上市公司的平均跌幅在7.68%左右,强于大盘。

      此时此刻,笔者要为这9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大股东敢于在市场低迷时增持股份叫好,对那些不断减持本公司股份的股东感到心寒。你想,当中小股东看到大股东都对本公司不看好时,信心从何谈起?大股东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份,至少传递出了公司未来发展良好或是目前股价被低估的信号,这种做法是积极的,也是有效的。尤其是,这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会大有裨益。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在国内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市值管理可以让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当然,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能让中小投资者受益,让资本市场受益。在国际老牌资本市场上,市值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衡量股东价值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公司股权在资本市场上的价格。在沪深A股市场,市值也正在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

      首先,市值是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直接表现,是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与竞争力的综合评估。高市值公司不仅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在消费市场上也能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和信任度,进而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后再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其次,市值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成本以及公司未来扩张与发展的能力,高市值公司利用配股、增发等手段筹集资金,往往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拥有更强的产业整合能力。此外,市值的大小决定了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的实力,股份全流通后,恶意收购拥有了实现的平台,公司的控制权与资本市场有了紧密的联系。因此,公司市值越大,抵御收购风险的能力越强。

      在当前信息还不太对称的沪深资本市场,绩优公司希望通过向市场释放多种信号来减少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能有足够的信息对资产作较为可靠的估值。大股东增持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大量涌现出来的,可惜,98家公司所占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还太低。笔者为此建议,管理层不仅应鼓励大股东增持,还应该鼓励与增持行为密切相关的市值管理,可以尝试将市值管理与股权激励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上市公司有更强大的动力来推行市值管理。

      当然,市值管理不是股价的管理,更不是操纵市场,并非是让公司股价越高越好。市值管理的目标并非一味追求市值最大化,而是追求公司市值与价值的匹配。在市值与价值出现背离的情况下,市值管理,就意味着尽力避免出现市值相对于价值的过度低估和高估。市值管理的确与股价涨跌关系密切,但不是单纯的价格管理,因为价格会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而波动,而股价波动围绕的是价值轴线。市值管理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行业地位、治理结构水平等方面。

      在市值管理的过程中,为避免矫枉过正,从根本上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提高公司价值从而提高公司市值的唯一途径,理所当然应成为市值管理的核心。所以,市值管理绝非让上市公司盯着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波动,无论如何,试图通过操纵二级市场达到增加公司市值的手段是不可持续的。市值管理没有捷径可走,管理层需要持续不断地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能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为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就有望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山东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