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财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路演回放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对话
  • 衰退忧虑导致全球股市重挫 量价变幻隐含A股天机
  • 进入阶段下行筑底期
  • 节前有望抵抗性反弹 节后再次考验2319点
  • 盘底阶段反复震荡
  • 耐心等待成交量持续放大
  • 量能放大不持续 仓位比例不提升
  •  
    2011年9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市场趋势
    衰退忧虑导致全球股市重挫 量价变幻隐含A股天机
    进入阶段下行筑底期
    节前有望抵抗性反弹 节后再次考验2319点
    盘底阶段反复震荡
    耐心等待成交量持续放大
    量能放大不持续 仓位比例不提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进入阶段下行筑底期
    2011-09-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莫大

      ⊙莫大

      

      上周交易惊心动魄,我们一周多前提示的一次稍高级别的反拉,在周二股指创新低时引起一些人质疑。但事实上,这里的结构自我们提醒9月中有一稍高级别的反拉后,9月14日出现一结构点,而此后的再创新低是9月20日,这个新低实际上视同一个下行扩张平台之B点,其后的C段上行在21日创出结构的高点。这个高点,即是此结构的结束点。而整个扩张平台的反拉段,一共运行了6个交易日,这与我们事前预期的一周左右的时间相吻合,高点2517.67比我们给出的2525士5点之下限,差了不足三个点。应该说,预期的结构还是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市场的长期趋向下势并没有结束,这个观点我们始终很鲜明,并不会因一次反拉而改变。目前影响市场的因素仍然很多,我们前面讲的美元因素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上周四晚美元指数再度暴涨,引起全球一片恐慌。全球多数市场都出现大幅下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避险盘涌入美元,金属期货则出现暴跌。在这种外围氛围下,A股难以独善其身。

      短期市场次新股下跌动力依然很充足,虽然我们看好新兴产业,但是,并不看好那些IPO定位太高的次新股,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其中的投机盘不去除,这样的新股群体是不值得目前关注的。小指数短期的下行,即是受这些股票走势的影响要大些。我们认为当前时段是大小指数形成合力下行段,但大指数与小指数的波动节律并不一样,未来调整结束时,小指数若不创历史低点,仍然不能排除它是6月低点之后上升主段的可能性。所以,原则上我们更看好成长股群体。

      笔者5月曾特别提出目前这个大级别结构的调整,将历时很长时间,它与2003年的那次调整有很多相似之处。尖顶之后是圆顶,持续时间大约是120天。现在我们重温市场4月18日高点之后的走势,几乎就是那段历史行情的重演。因此,从时间架构上讲,4月18日之后的第120个交易日前后,市场出现一个节点的概率很大。我们虽然很长时间看空,但对这个节点仍然很重视。而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落于国庆长假之后开盘的第一周之初,从目前波动架构看,在那个位置也应该出现一级别的反拉点。正因如此,我们认为短期策略是,在节前最后一个有效套现日之前(周五之前),应该保持审慎观望。通常大节无行情,在有效套现日会有一批避险资金套现作七天通知存款。所以,在避过这些短线盘抛压之后(周五),应该注意市场的低位结构。若当时下行波动结构行至将尽,即可留意是否有持有过节的机会。当然,我们强调这样的机会最好在成长股中寻找。毕竟代表过去十年经济发展的那批老蓝筹股终将谢幕,代表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兴成长股终将崛起。

      年初作策略时,我们曾特别强调过重工业向新兴战略行业转型的第一期时间是48至49个月,而自2007年10月高点之后的这一时间周期,即在今年10月开始切入这一周期时段。因此,我们认为此处即便仍然看空,也应该关注市场在关键节点处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但我们认为10月-11月是社会现金流最紧的时段,虽然对上述关键时段股市可能出现的变化有一定的期盼,但仍然不能认为它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建议对此以审慎的态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