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泰国洪灾:今年极端天气缩影
  • 一诺千金,岂可等闲视之
  • 我今天来是想碰碰运气给女儿相亲的
  • 日本的老人世界应变之策
  • 物价回落释放出政策适度微调空间
  • 创造更好的机制环境把人才“留住”
  •  
    2011年10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泰国洪灾:今年极端天气缩影
    一诺千金,岂可等闲视之
    我今天来是想碰碰运气给女儿相亲的
    日本的老人世界应变之策
    物价回落释放出政策适度微调空间
    创造更好的机制环境把人才“留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物价回落释放出政策适度微调空间
    2011-10-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PMI升至荣枯线之上这两个信号,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很有积极意义。这有可能使抗通胀到年底退居次要地位。制造业的回暖显示出目前中国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良好,宏观政策稳健的基础牢固,政策放松几率不大,而部分微调的概率大增。

      温家宝总理本周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表示,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此时此刻,各方自然特别留意温总理所言的“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因为其中所传达的信号非常清晰,对于我们判断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势有着积极的作用。

      说到“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几个背景不得不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早几天在“第九届中国改革论坛”上表示,8月以来,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CPI同比涨幅可以控制在5.0%以下。相比于彭森的表态,来自统计局的食品价格数据也颇具说服力。10月中旬,我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29种食品价格有18种呈现下跌趋势,仅7种食品价格上涨,有4种食品价格则与10月上旬持平。这显示出物价管理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而商务部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在上周继续回落,而这已是该数据连续两周下滑。蔬菜和禽肉价格也继续下跌,尤其是猪肉价格降幅扩大,这将显著降低CPI涨幅的上行压力。目前,众多研究机构大多预期10月CPI涨幅将明显回落,年内CPI涨幅逐渐走低几成定局。

      也是在本周初,汇丰银行公布了反映中小企业运行情况的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于生产成本趋稳,10月PMI从9月的49.9强势反弹至51.1,创下了近5个月来新高,成功升至50的荣枯线之上。说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比此前市场预期的要好。

      无疑,这两个信号对于稳定市场信心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在物价得到控制之后,抗通胀任务有可能到年底退居到次要地位。制造业的稳步回暖显示出目前中国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良好,宏观政策稳健的基础牢固,政策放松几率不大,而做出部分微调的概率大增。

      以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态势而论,外界所担心的“硬着陆”风险已降至微乎其微的地步。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首季同比增长9.7%,二季增长9.5%,三季增长9.1%。虽然三季度GDP回落幅度超过市场预期,但并未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且,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有这样的增速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目前依然面临着很大压力,物价走势并不稳定,国际油价在下跌之后,近日再次大幅上扬,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处于持续的观望,房价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负利率,这些都使得政策难有大幅调整和放松的余地。

      不过,也正是物价形势的好转,给宏观政策在某些领域的调整留下了空间。就目前而言,相关政策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将主要体现在促进中小企业贷款、地方政府债试点、以及铁路建设投资这几个方面。尤其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由于涉及民间金融借贷问题,或将进一步出台具体措施,以促进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而从长远角度看,当然是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近期各地民间借贷风险频发。借贷危机已从浙江蔓延到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早在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就确定了九条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被称为“国九条”。随后,继财政部24日宣布对金融机构与小微型企业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后,银监会前天又发布了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在前期出台的“银十条”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小型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

      另外,还可能会调整的是交通领域。交通运输部的调研显示,目前公路建设存在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部分省份甚至连续两三个月无资金支付给施工企业,个别工程项目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的状态。因为资金短缺,预计全年资金到位率可能会比去年下降25个百分点,实际完成工程量可能会比计划下降20%左右,铁路系统的矛盾可能集中爆发。为缓解矛盾,在财政部减免相关税费的支持下,铁道部已发行了今年第一期铁路建设债券,募集资金200亿元。

      再一个可能微调的,估计就是地方政府债务了,对此,现在已有了试点性政策,虽然目前还算不上是实质性的市政债,但这对解决未来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的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当然,也需要注意这个口子带来的财政体制的矛盾。

      由于欧债问题目前迟迟难以解决,所以接下来出口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的局面。这样就得靠消费提升了。所以消费领域也值得关注,本周二,商务部、财政部和央行联合下发《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商务领域扩大消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商务部计划从明年起,每年确定一个月为“消费促进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以“扩消费、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促销活动。这当然是宏观政策微调的一个表现。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