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高盛穆迪改口
    唱多“中国概念”
  • 惊天上演“冷”“热”逆转 200亿铁道债遇疯抢
  • 多地住房公积金贷款松绑 京沪未见松动
  • 股票开户数持续低迷
  • ■市场动态
  • 爱恨房地产
  • 承认三季度判断失误 券商资管经理向持有人致歉
  •  
    2011年10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高盛穆迪改口
    唱多“中国概念”
    惊天上演“冷”“热”逆转 200亿铁道债遇疯抢
    多地住房公积金贷款松绑 京沪未见松动
    股票开户数持续低迷
    ■市场动态
    爱恨房地产
    承认三季度判断失误 券商资管经理向持有人致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盛穆迪改口
    唱多“中国概念”
    2011-10-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时娜 ○编辑 梁伟

      ⊙记者 时娜 ○编辑 梁伟

      

      种种迹象显示,此前猛烈唱空中资股的外资大行及国际评级机构已开始转变口风。高盛近日发布报告,预期沪深300指数明年底将升至3200点,H股则存在逾20%的潜在升幅;而穆迪也连发三个报告,再次追捧“中国概念”。

      部分外资机构改口唱多

      高盛在昨日发表的2012年A股展望报告中称,虽然地方债、非常规借贷、地产过热等问题仍会困扰中国经济,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实属过虑,预期中国明年经济增长可企稳在8.6%。该行认为,明年政府应该不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相反会有局部放宽;通胀在7月见顶后将逐步回落,至明年第2季CPI可低见3%水平,届时政府便有空间增加开支来支持经济。

      基于以上判断,高盛表示,受企业盈利低双位数增长及估值温和提升带动,预期沪深300指数明年底可升至3200点;而H股企业盈利有望维持高单位数增长,假设市盈率在9.5倍,则国企指数可上望12100点,以昨日国企指数收盘价10050.59点计算,相关H股整体潜在涨幅逾20%。个股方面,其最看好的东方航空H股及工商银行H股,高盛认为潜在升幅将分别达70%及50%。

      而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日也是暖风频吹。该机构最近连发三份报告,不仅高度评价地方自主发债试点政策和保监会收紧次级债的规定对中国经济及相关行业稳健发展的意义,还指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均可应付持续性融资限制及销售放缓所造成的短期挑战。

      “中国概念”掀反弹行情

      这些机构“大佬”们突然转变口风,让很多投资者有些不适应,因为在过去的两个季度里,外资大行与评级机构合力“围猎”中资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高盛8月份以来曾持续发报告看空中国经济前景、唱空中资银行业、下调国企指数年内目标;穆迪更是对包括26家房地产企业在内的61家中资民企发出所谓的“红旗”警告,在港股市场引发“民企风暴”……

      在其大力唱空及大市低迷的合力绞杀下,国企指数在刚过去的两个季度暴跌了29.1%,一些板块,如中资金融板块,在过去两个季度行业整体市值蒸发了逾40%;而一些个股,如雨润食品等,股价在二、三季度更是跌去近80%。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机构开始转变口风,正是因为大幅调整过后,估值优势再度显现。当前机构投资者对中资股的持仓比例普遍偏低,政策、盈利预期近期均有所改善,中资股重获机构赏识也很正常。

      事实上,近期中资股已出现反弹走稳迹象,本周以来,国企指数和恒生H股金融指数已分别累计反弹了9.01%及9.58%。港交所的股权资料显示,近日富达国际、新加坡政府投资、西京投资等机构投资者,均有加仓中资股的举动;而港汇近两周持续呈强,也显示有资金在流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