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房地产业“以价换量”
    估值修复带来投资机会
  • 静待更多积极信号
  • A股与通胀之间的轮回规律
  • 三连阳后面临调整压力
  • ■最新评级
  • 东海证券:
    把握震荡反弹机会
  • ■行业报告
  •  
    2011年10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观察
    房地产业“以价换量”
    估值修复带来投资机会
    静待更多积极信号
    A股与通胀之间的轮回规律
    三连阳后面临调整压力
    ■最新评级
    东海证券:
    把握震荡反弹机会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静待更多积极信号
    2011-10-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基金视点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通胀屡创新高,而投资环境却颇显逼仄。部分基金经理表示,虽然上证指数连创新低,但市场是否已经触底还需等待更多积极的政策信号的确认。

      交银施罗德基金表示,A股市场受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维持着“市场底—政策底—经济底”的逐渐过渡。

      在其看来,当前一方面市场在跌到2400点之后,整体估值水平较低,政策又有局部松动的迹象,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另一方面,目前政策大幅度放松的条件还不充分,CPI依然维持在6%以上的相对高位,资金面依旧紧张,市场是否已经触底还需等待更多积极政策信号的进一步确认,等待量变积累到质的飞跃。

      “当前保增长已经取代通胀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短期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偏紧。”申万菱信基金投研团队表示。

      总体来看,申万菱信认为在对经济增速减缓的悲观情绪的判断下,股市在此底部区域仍将维持震荡。

      “只有经济自然回落后,货币加速效应、库存效应及价格机制进入正循环信号出现,市场拐点或将出现。同时,政府对民营企业经营困境的关注及具体措施的推动,体现了政府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政策上给予了微调、扶持,加上房地产价格的实质性下跌,表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正在得以实现,未来宏观调控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不大,或将有利于股市早日止跌企稳”。

      大摩华鑫基金指出,从国际方面来看,随着欧债危机延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投资者对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更加谨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滞胀或步入通缩,最终转入低增长、通胀下滑的概率最大,但目前无法排除流动性趋紧扩散和滞胀反复的可能。预期未来几个月经济将逐步回落,通胀在7月、8月度过同比高点后会逐步回落。

      对于四季度如何投资,大摩华鑫基金表示,市场跌至估值底附近时逢低提升仓位。相对看好银行、券商、计算机、通信、商贸零售、医药等行业;相对看淡的行业包括有色、煤炭、食品饮料等。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经理余广也表示。“随着通胀回落和市场流动性小幅改善趋势进一步得到确认,第四季度市场情绪可能会有所好转,在波动中蕴含机会。”

      余广认为,市场短期内利好因素有限,但风险回报吸引力显现;A股估值已达到历史低位,为挑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好企业提供难得时机。此外,增长趋缓、通胀压力缓解,政策出现微调空间值得期待。尽管市场流动性短期依然偏紧,却可能随着第四季度通胀压力缓解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而言,当前水平下的中长期风险回报状况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