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弱市“淘金”
  •  
    2011年10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钱沿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钱沿聚焦
    弱市“淘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弱市“淘金”
    2011-10-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不断深化的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阴影,使得各个市场都举步维艰,市场信心也到了极其脆弱的时刻。在这样一个不断震荡、甚至探底的市场环境中,曾经能让投资者分散风险或者赚取收益的投资品种,还能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1

      偏股型投连险全军告负 专家建议投资看长远

      ⊙记者 黄蕾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受股市频繁震荡影响,与之唇齿相依的投连险账户下半年以来总体表现欠佳。尤其是9月,更是惨遭滑铁卢。华宝证券最新一期投连险报告显示,投连险各账户投资收益9月单月平均收益为-4.93%,较8月出现大幅下滑,创今年以来单月最大跌幅。

      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连险账户具有相对稳定的资金管理规模,适宜进行长期资产配置,投资者购买投连险最好能持有5年以上,才能分享长期投资带来的收益。

      

      正收益账户不足二成

      投连险产品是市场上较为“神秘”的一类,虽然管理情况与开放式基金类似,但却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为了更好地完成分类工作,长期跟踪投连险收益走势的华宝证券对各保险公司投连险产品的投资范围作了详细的数据收集。

      证券市场的涨跌决定了投连险产品的净值。今年下半年以来,与股市相关性较高的投连险账户总体表现欠佳。截至今年9月末,投连险指数型账户和激进型账户今年以来正收益的账户已经“全部阵亡”。

      由于投连险的投资标的主要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市场等各类基金,因此收益高低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今年9月,上证综指跌8.11%,沪深300跌9.32%,中证500指数跌12.95%,中小板跌12.39%,在这个跌跌不休的9月,投连险账户难以独善其身,179个投连险账户中,仅有不足两成(29个)的账户取得正收益,且多为货币型账户。

      具体至各类账户,9月投资回报率依次为:货币型(0.26%)、全债型(-1.05%)、增强债券型(-2.26%)、混合保守型(-3.92%)、混合激进型(-6.12%)、激进型(-8.19%)和指数型(-8.70%),激进型和指数型账户依旧垫底。

      相比之下,货币型投连险账户以稳定的收益继续稳坐9月账户分类排名的榜首。债券方面,中国债券总指数9月继续平滑上涨,截至9月30日涨幅达1.22%,债券型账户表现因此也较为平稳。

      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可见,投连险投资账户的风险和收益的匹配较为清晰,而且激进型和混合激进型的回报差异化最大,说明在投资权限放大的条件下,不同投资账户的回报受管理水平的影响较大。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的6个月,投连险账户总体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29%、-2.67%、1.30%、-0.24%、-1.21%和-4.93%。

      由于今年市场环境相对复杂,这就要求投连险的投资管理人短期内适应多重市场风格的转变,对其而言绝对是一次大考验。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有“逆市”表现的管理人往往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其长期业绩亦值得投资者关注。

      

      更应关注长期收益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连险账户具有相对稳定的资金管理规模,适宜进行长期资产配置,不应只关注其短期的回报率排名情况。投连险较高的进出门槛为其进行长期资产配置提供了条件,因而投连险的长期收益率是值得投资者期待和关注的。

      根据业内专家的建议,投资者购买投连险最好能持有5年以上,才能分享长期投资带来的收益。事实上,不难发现,不少投连险产品的五年累计回报率都跑赢了可类比的基金。

      以“泰康进取型”账户为例,其2006年至2010年的5年累计回报率高达971.02%,意味着如果投资者持有五年,2010年底其投资账户的资产已经翻了9倍。与其相似的还有“平安稳定收益”账户,5年期累计收益率与2010年累计收益率都排在同类型账户第一位。

      对于初次购买投连险的投资者,注意要“三看”。一看保险公司的专业投资管理模式,应充分了解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流程、风险控制经验和投资策略。不同账户管理人的管理水平往往存在差异,将直接导致产品业绩的差异,因此要对投连险投资经理作长期关注,挑选有经验有水平的投资经理,寻找投连险界的“王亚伟”。

      二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可通过对保险公司过往投资业绩的了解,评估其投资能力,特别要观察在资本市场波动时,该投连险账户本身是否具备抗风险的能力。建议在股市好的时候,投偏股型账户;债市好的时候,转偏债型账户;都看不懂的时候,转货币型账户。建议投资者选择一个有一定数量的账户并且各账户的表现又在同类中比较稳定偏强的投连险产品。

      三看投连险产品的适应性。投连险一般分趸缴和期缴两种,趸缴适合手头闲散资金较多、具有较大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期缴产品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比较适合收入稳定的投资者。总而言之,投资者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连险,并长期持有,不建议短期波动中频繁转换账户。

      2

      短期回调不改回暖趋势 债市牛市刚起头

      ⊙记者 王媛

      

      在股市开始反弹的同时,债市已先于股市悄然回暖。自国庆长假过后,债市的反弹趋势进一步确立,利率产品和信用产品收益率全线回落,而投资于债市的相关产品也迎来了一波强势反弹。业内人士指出,若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进一步加大,长期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则应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首选。

      在大型金融机构新增债券投资需求的推动下,近期债市全线飘红。不仅在银行间债市上,利率品种收益率已普遍下跌30至40个基点,10年国债已回落至年内低点。此外,交易所债指也连连走高,“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企债指数从9月底的143.24点,一路反弹至近期高点145.56点,涨幅达1.6%。而且沪公司债指数也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从127.02点的低点,反弹至129.08点。

      市场分析指出,经济基本面持续走弱是本轮债市反弹的主要动力,尤其是9月份进出口数据的超预期下降,外加通胀年内拐点的趋势性确认,市场对前期偏紧的货币政策开始有转向中性的预期,债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做多气氛浓厚。

      而10月资金面的相对宽松,也加速债市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好转。从银行间回购利率来看,10月份以来的隔夜回购利率多数始终保持4%以下。即使临近月末,央行突然在本周二加大正回购操作至1000亿,“风向标”之一的7天回购利率也并未出现如9月底一样的飙涨。

      在此背景下,债券基金已悄然发力。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周沪深两市不断探底的同时,债券基金上涨0.54%,居所有基金之首。

      但本轮反弹依旧面临着短期的调整。临近月末,资金面突然抽紧,前期涨幅过大的信用产品开始出现调整,短融和中票等信用产品收益率上行10个基点左右。但调整之时,买盘强势介入明显。

      “短期调整不改债市的牛市格局,3年央票本周或停发,也刺激债市再度上涨。”某大型券商分析师乐观地表示,昨日3年央票的需求停止报送,令市场短期调整压力减少,预期在年底前能够看到货币放松迹象。

      但在理财师眼中,若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加大,超短期理财产品的热度也会逐渐消退。招行南京分行理财师胡燚表示,随着资金面的相对宽松和短期理财产品的监管趋严,近期短期产品收益率较前期下降约20-30个基点。此时,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言,建议关注选择期限稍长的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

      3

      欧债危机悬而未决

      澳元理财“顺势而为”

      ⊙记者 金苹苹

      

      澳元理财一直是2011年理财市场的高收益产品代名词。动辄在6.5%以上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率,让澳元理财产品一直高居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榜首,也让投资者“倾心”不已。

      然而9月初至今,澳元对美元汇率走出了一波“过山车”行情,澳元理财的汇率风险由此凸显。业内资深外汇专家提醒投资者,目前的澳元理财应顺势而为,侧重挖掘“区间投资效益”。

      澳元再成“高收益明星”

      由于自身的高息货币属性,以及商品货币的特性,澳元此前兼具利率和汇率优势,澳元理财产品也借此“东风”得以成为市场上的高收益投资品种。今年以来,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动辄在6.5%以上的收益水平也让其成为投资者最为青睐的理财产品之一。

      以普益财富最新公布的数据为例,在刚过去的一周里,共有346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这346款产品中有249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在这些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澳元理财产品仍以其高收益率成为“明星”——其中,民生银行到期了1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投资币种为澳元,投资期限为182天,该款产品是投资于信贷资产、票据资产、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组合投资类产品,到期实现7.55%的年化收益率;招商银行到期的1款澳元债券类产品,投资期限为32天,到期获得了7.00%的年化收益率。

      相比而言,上周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及包含债券类或信贷类的组合,其中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209款,信贷类8款。其中,信贷类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为5.40%;人民币债券类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则为4.37%,相比较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相形见绌。

      事实上,澳元的高收益还不止于此。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近期由于外资行遭遇年底存贷比的考核压力,故而也大力推出各类优惠利率以揽储。比如汇丰银行推出的“亲友推荐计划活动”,其优惠利率为原定存利率的3.15—4.74倍。要求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内新增外币资金存入该行,最低限额为3万美元或者等值货币。其中,澳币一年期定期存款优惠利率最高可达7.5%。

      汇率风险仍存

      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欧债危机持续,作为资源货币的澳元,其汇率也很不稳定。今年9月份以来,澳元对美元汇率就好像坐上了“过山车”一般。9月初,澳元对美元汇率为1.0722,之后一路下跌,10月4日在盘中下探至0.9388,随后又开始其上涨步伐,截至记者发稿,澳元对美元汇率为1.0371。

      “澳元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震荡剧烈,从9月初至今波幅约为15%。”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资深外汇分析师赵蔚表示。她指出,作为商品货币,澳元走势一直追随着商品市场的起伏。而欧债危机也深刻影响了澳元的表现。“澳元的走势与欧债危机可谓息息相关。欧债危机相对平稳的时候,澳元的表现会比较不错。”事实上,市场对于澳大利亚央行在未来的加息预期正在减弱,而同时欧债危机悬而未决、隐忧仍存,故而赵蔚判断,澳元未来的反弹空间或许有限,目前正在0.9386—1.0765的区间整理。而现在澳元已经上涨了近一个月,近两天澳元对美元汇率也接近1.0765这一压力位,故而赵蔚建议外汇投资者应“顺势而为”,选择逢高减仓,待到澳元对美元汇率再度下跌到前期低点附近再入市。

      而对于此前一直热衷投资澳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赵蔚建议那些手头一直持有澳元头寸的投资者,可以考虑继续投资目前市场上收益较高的澳元产品,锁定高收益。但是市场上有一部分投资者因为看到澳元理财产品收益较高、或是部分外资行的澳元储蓄利率较高,因此想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澳元进行投资。对此,赵蔚的观点是:投资者除了看到澳元的高收益外,也应该关注汇率风险。不仅澳元对美元汇率存在风险,澳元对人民币汇率亦如此。所以从长期看,只要欧债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澳元未来就可能随着欧元再次下探,澳元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投资者对此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谨防汇率损失超过利率收益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