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年终特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长城汽车:最不服
  • 自主苦冬
  • 奇瑞汽车:最低调
  • 比亚迪:最破灭
  • 福田汽车:最宏大
  •  
    2011年12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T5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5版:汽车周刊
    长城汽车:最不服
    自主苦冬
    奇瑞汽车:最低调
    比亚迪:最破灭
    福田汽车:最宏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比亚迪:最破灭
    2011-12-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记者 吴琼

      

      神话终有破灭时。

      高唱“2015年实现产销量中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比亚迪,成了2011年最令人心痛的自主品牌车企,在短短半年内,上演了业绩变脸、高层辞职、大幅裁员等桥段,但圈钱的脚步却未见停止。

      回归A股半个月后,比亚迪业绩急速变脸。6月30日,比亚迪登陆A股,股价连拉六阳。还沉迷在比亚迪神话中的投资者们被迅速泼了盆冷水,7月13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预计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06亿元至3.63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至95%。最终结果显示,上半年比亚迪净利润约2.75亿元,同比锐减88.63%;

      与业绩大幅下滑相对应的是比亚迪内外部矛盾的彻底暴露。8月,比亚迪承认副总经夏冶冰辞职。比亚迪销售部大幅裁员,员工在网上报料称裁员幅度超过70%。与此同时,比亚迪经销商退网风波不断。

      比亚迪事后反省,但并未真的认识到问题所在。有消息称,比亚迪觉得外界不懂自己。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称,我们之前犯下三个错误,但我们还有三个梦想。第一个错是,过去过多地追求经销商数量,忽略了质量;第二个错误是宣传上的错误;第三个错误是不够重视产品品质。对此业内不以为然,一位国有汽车集团高层表示,比亚迪忽视了合作伙伴的利益,因此品尝恶果。在他看来,员工、经销商都是自主品牌发展中的合作伙伴。

      王传福仍然咬定三大梦想,即太阳能发电、建储能电站、电动车。与此相对应的是,比亚迪借此开启的再融资之路。9月9日,即比亚迪陷入裁员、业绩大幅下滑不久后,比亚迪宣布拟发行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公司债券。6月底,比亚迪回归A股,募资净额达13余亿元。

      利润负增长、融资却高增长的比亚迪,将如何实现“2015年实现产销量中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神话?这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