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年终特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郑糖反弹乏力继续探底
  • 欧元区救市效果或有限
    流动性并非商品“续涨灵丹”
  • 期指下探回升
    短线仍有反复
  • 产业资本增持潮愈演愈烈
  • 中信建投期货
    荣获中金所两项大奖
  • 机构观点
  • 期指短期或反弹
  • 换个角度看期指持仓
  •  
    2011年12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郑糖反弹乏力继续探底
    欧元区救市效果或有限
    流动性并非商品“续涨灵丹”
    期指下探回升
    短线仍有反复
    产业资本增持潮愈演愈烈
    中信建投期货
    荣获中金所两项大奖
    机构观点
    期指短期或反弹
    换个角度看期指持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元区救市效果或有限
    流动性并非商品“续涨灵丹”
    2011-12-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整个2011年,欧债危机始终阴霾不散,成为滋扰资本市场的“大煞星”。时近年底,欧洲央行忍无可忍,终于重拳出击,亮出“救市必杀技”:释放流动性。此举与美联储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如出一辙,但效果或有天壤之别。任凭欧元花样百出,但商品依然视美元脸色而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流动性绝非大宗商品的“续涨灵丹”。

      

      欧洲“东施效颦”释放流动性

      近期欧洲央行表示,其已通过首次3年期超低利率再融资操作,将4891.91亿欧元的贷款分配给了523家银行。该规模不仅超过市场预期的3100亿欧元,还创下该欧洲央行长期再融资操作的最高纪录,而且该批货款仅为1%的基准利率即可。

      市场普遍认为,欧洲央行是希望欧元区银行得到贷款之后,购买短期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国债,然后将其质押给欧洲央行,那么银行将获得欧洲央行较低的借款利率,而且通过交易银行可以赚取中间价差以获利,政府债券则有了买家,欧洲央行也解决了债务问题,这与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有相似之处。

      “欧洲这次的做法与美联储的QE如出一辙,且有‘东施效颦’之嫌。”对于欧洲央行的此次行动,业内人士如此揶揄。

      释放流动性已成为欧洲缓解欧债危机惯用的手法,而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剜肉补疮,在欧洲经济疲软不堪的当下,大开印钞机显然于事无补。上周欧元体系资产规模再创纪录新高,而欧洲银行业却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永安期货分析师郑若金向记者表示,由于欧元区实体经济非常疲软,各负债国债务规模庞大,而且欧元区银行手中已持有大量的各负债国的国债,因此欧元区银行对于是否继续购买国债以换取低利率贷款普遍持谨慎态度,毕竟从各大机构下调部分欧元区银行的信用评级这件事就可以侧面反映出这些银行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也许可以归咎为一句话: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欧洲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消息一出,欧元兑美元的确大幅冲高,不过,随即回吐涨幅。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也是呈现盘中冲高回落的走势。

      

      大宗商品仍要看美元脸色

      短期来看,欧元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确会使部分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从而抬高商品价格。若单从市场角度看,钱多货少,商品价格的确应该上涨才对。但是,一旦流动性过剩,欧元就有贬值风险,美元随之走强,如此对商品形成打压。基于此,时富金融商品研究经理邵涛表示,“欧元有看空迹象,美元可能继续反弹,并不利于商品价格。”

      事实如此,无论欧元如何“耍花样”,大宗商品依然要看美元的脸色。东兴期货分析师张郡凌表示,同样是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但是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并不相同。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欧元宽松使得美元指数上涨,反倒对商品价格形成压制。

      分析师郑若金也认为,欧元区释放流动性对国际大宗商品的提振作用有限。首先,当前欧元区实体经济低迷,严重抑制了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其次,此次欧洲央行是希望各银行将贷款用于购买国债,因此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可能有限;最后,当欧元贬值时,市场将会有大量资金通过购买美元规避欧元贬值的风险,从而推高美元指数,这对大宗商品有一定的打压。

      

      流动性并非商品“续涨灵丹”

      展望2012年,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低迷,比如,美国的高失业率还将持续,欧洲债务危机依然无法走出困境,为刺激经济,欧美各国或会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因此2012年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还将过剩,这可能会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提振。

      张郡凌称:“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明年美联储再度实行货币宽松的可能性很大,大部分商品可能受流动性的推动,出现震荡筑底走势。最看好原油价格,因为美元流动性泛滥需要‘黑金’——原油来吸收。”

      然而,流动性绝非商品的“续涨灵丹”。值得注意的是,由流动性充裕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会加剧全球的通胀压力,这并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郑若金预计,未来发达国家还将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流动性过剩将在某一阶段推高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但当经济复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那么这些国家将会逐渐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给经济复苏带来的负面影响,届时国际大宗商品将会进入一个缓慢下跌的过程中。

      此外,明年被称为“世界大选年”,特别对美国而言。美国的大选可能会直接左右美元走势,毕竟美国政府是希望维持美元强势地位的,而全球大宗商品多数都以美元计价,那么一旦美元走强,大宗商品承压下行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