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纵深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半数私募慎看2012年A股
  • 河南城商行2011年
    新增资本金25.7亿元
  • 险资加码保障房投资 下一单将落子重庆
  • ■机构一线
  • 业绩越好越“吃亏”?
    首只券商量化对冲产品面临清盘
  • 建行证实
    张传斌涉嫌违规被调查
  •  
    2012年1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半数私募慎看2012年A股
    河南城商行2011年
    新增资本金25.7亿元
    险资加码保障房投资 下一单将落子重庆
    ■机构一线
    业绩越好越“吃亏”?
    首只券商量化对冲产品面临清盘
    建行证实
    张传斌涉嫌违规被调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险资加码保障房投资 下一单将落子重庆
    2012-0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邹靓

      ⊙记者 黄蕾 ○编辑 邹靓

      

      资金偏紧,融资存难,地方政府冀望机构资金能在保障房上施以援手。据知情人士透露,继两百多亿保险资金参与北京保障房项目后,重庆保障房建设也已吸引到险资的加入,相关债权投资计划目前已上报至保监会。

      2011年年中,太保、国寿、平安等国内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债权投资方式,参与了北京保障房项目“蓝德计划”。项目共分两期,虽然最终融资未达计划募资额,但200多亿的规模仍是险资进军保障房的首个大单。

      虽然声势没有去年北京“蓝德计划”那般浩大,但在参与的保险机构眼中,无论是从资金收益率、融资结构还是风险控制来看,“重庆的项目相对更具吸引力”。吸引力的实际根源在于:重庆保障房项目是一个相对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这主要体现在:收益率更可观,偿债主体更清晰,融资结构、担保征信、风控措施更完善。

      一位了解重庆项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和北京保障房捆绑式的投资模式有所不同,这次重庆保障房项目是按项目来一对一谈的。这就决定了后者的操作更加灵活,谈判的空间更大。而从土地地段和土地开发模式来看,重庆项目的盈利空间也更大一点。”

      从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多家保险机构都有意参与重庆保障房建设。目前已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保监会申报相关债权投资计划,期限在5年左右。主要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浮动利率机制,即不仅有保底利率,收益率也较北京“蓝德计划”有明显提升——“参照5年期贷款利率下浮3%至5%”,收益率约在6.7%至6.9%之间。

      收益率的提高,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北京“蓝德计划”之所以一波三折,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收益率不理想。最初设定的收益率是“参照5年期贷款利率下浮11%”,但在保险机构的要求下,有关方面将“蓝德计划”的投资收益率一提再提,最终提至“5年期贷款利率下浮8%”。

      实际上,因为资金相对紧张,为让更多险资参与保障房,地方政府及相关方面在收益率上显然做出了让步。保障房建设不同于普通商品房开发,运营周期长,利润薄,加上中央政府对于房地产虚高价格的严控和对土地政策的监管,使得地方政府在保障房资金支持方面压力陡增。

      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之所以愿意参与保障房建设,更多的是考虑到项目的背景。一位保险业投资人士直言,参与地方保障房项目,另一个目的就是和地方政府处好“关系”。“很多城市都有一些不错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比如高速公路、能源等,对于保险资金而言,这些投资项目算是比较优质的。”

      更关键的一点是,在目前股市弱势调整时期,收益稳定的保障房等基础设施项目,亦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大“避风港”。

      从记者在市场一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都向保险资金伸出了橄榄枝,但目前成形的项目依然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无法给出保障房建设的总体规划、资金来源和退出路径,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收益率仍然谈不拢。

      受访的保险业投资人士建议,希望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项目上能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提升保险资金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收益率,或者直接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减免相关税负。但从目前来看,前者的可行性远大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