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银监会将严控平台贷余额 确保今年“只降不升”
  • 新闻人物难“突围”
  • 四大行前两月新增贷款未见减少
  • 汪建熙:中投已获300亿美元注资
  • 李家祥:中国机场数量远远不够
  • 改变投资模式从ETF开始
  • 李毅中:加快推进电价和资源税改革
  •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两会特别报道
    银监会将严控平台贷余额 确保今年“只降不升”
    新闻人物难“突围”
    四大行前两月新增贷款未见减少
    汪建熙:中投已获300亿美元注资
    李家祥:中国机场数量远远不够
    改变投资模式从ETF开始
    李毅中:加快推进电价和资源税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汪建熙:中投已获300亿美元注资
    2012-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中投公司获得注资的消息终于从中投高管处得到证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4日表示,中投已经在去年年底前收到外汇局300亿美元的注资。

      一直以来,中投毫不掩饰对新资金的渴望,同时谋求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以获取持续融资。

      但是汪建熙称,本次注资并非是持续的,“作为中投来说,如果投资能实现比较好的收益,较好地管控风险,那公司还会继续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资金。”从纯技术角度来说,他认为中投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不局限于国家注资这种形式,“但必须在我们的治理框架下。”

      中投的投资方向一直广受关注。汪建熙称,从中长期或者未来的5至10年来看,中投的关注重点将放在新兴市场。至于中投是否将关注欧洲市场,并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欧洲,他说,如果欧洲的金融产品被低估,且风险有限的话,中投就会去投。中投是做长期的非投机性的投资。

      对于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金融国资委,汪建熙认为,这涉及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问题。目前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比较分散,有一部分在财政部的金融司,有一部分在汇金,还有一部分在一些地方政府手里,“统一起来更有利,还是目前这个格局更有利?另外,国资委成立将近10年,它的运作经验是不是可以借鉴,有何利与弊?这些问题大家正在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