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价值报告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经济减速了,
    投资也该换挡了
  • “小微企业”成政府工作报告新词
  • 实体经济“空心化” 不能承受之重
  • 小企业大问题
    年年都在提 今年特别热
  • 一个小微企业代表的独白
  •  
    2012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经济减速了,
    投资也该换挡了
    “小微企业”成政府工作报告新词
    实体经济“空心化” 不能承受之重
    小企业大问题
    年年都在提 今年特别热
    一个小微企业代表的独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实体经济“空心化” 不能承受之重
    2012-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实体经济“空心化”,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从去年7月开始,中小企业多用高利贷来支撑经营。按照历史规律,这种模式最多支撑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的担忧溢于言表:扛不起高利贷时,倒闭潮就会出现,中国经济也会急速冷却。

      全国两会期间,这种担忧体现得更为明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在他看来,金融体系脱离服务实业的本位、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等潜在问题逐步显现,不断侵蚀实体经济基础,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认为,“空心化”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资金向虚拟经济过度流动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一份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联合提交的《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直面“空心化”问题。

      提案细数造成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六大原因:一是多种因素叠加使成本攀升;二是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大幅减少;四是产业链上下游“两极分化”;五是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反差巨大;六是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能力不够,举步维艰。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严肃地指出,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出现了空心化,正是包括工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利润率过低造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洋彼岸,另一大经济体——美国正在阔步“重返制造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吹响“重返制造业”的号角。

      李毅中倍感焦虑:转变生产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已经不是关系经济发展快慢的问题,而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再过五年还在谈方式、调结构就糟了,中国经济撑不了。”(李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