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
    公告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2年3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B7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72版:信息披露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
    公告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2-0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常小兵、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张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注:于2011年12月1日,本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通运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联通宽带在线有限公司(“宽带在线”)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集团”)及联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讯通信有限公司(“联通新时讯”)签订了《关于联通宽带在线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联通新时讯通信有限公司》(“收购联通新时讯协议”)。根据此协议,宽带在线向联通集团收购其全资持有的联通新时讯的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和人员等,收购对价约人民币1.58亿元,该交易于同日完成。宽带在线和联通新时讯在合并前的最终控制方均为联通集团,因此,本集团认为宽带在线对联通新时讯的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规定对宽带在线合并联通新时讯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所以,联通新时讯的资产及负债将按其合并日财务账面价值并入本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当中,同时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因此,合并财务报表中的2010年度及2009年度比较数据亦被重新列报以包括被合并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注:于2011年12月1日,宽带在线完成了同一控制下收购联通新时讯的交易。因此,比较年度即2010年度及2009年度的合并财务数据被重新列报以包括被合并方联通新时讯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

    4.1.于2011年12月31日,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如下:

    单位:股

    于2011年度,本集团不存在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前10名股东的情况。

    4.2 于2011年12月31日,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如下:

    §5.董事会报告

    5.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

    2011年,本公司以3G和固网宽带为引领,加快建立差异化优势,整体发展呈现持续、加速向好态势,收入快速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更趋合理,效益水平逐步改善,本公司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1、总体经营情况

    1.1财务表现(附注1)

    2011年,本公司收入加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不包含固话初装费递延收入,除非特别说明,全文同上)人民币2,155.0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服务收入人民币1,917.6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EBITDA人民币636.4亿元,同比增长7.0%;净利润人民币41.7亿元,同比增长19.2%;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067元(包含固话初装费递延收入)。

    2011年,本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人民币694.5亿元,同比增长1.8%;资本性支出人民币766.6亿元,同比增长9.2%。截至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54.5%,资产负债状况保持稳健。

    基于本公司2011年财务状况,并考虑到未来移动通信、固网宽带等业务的发展需要,本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11年度股息每10股人民币0.335元。

    1.2业务表现(附注1)

    受3G、固网宽带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拉动,2011年本公司收入快速增长,服务收入同比增幅超出行业平均增幅3.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业务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移动服务收入占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5.5%。非语音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9.3%。

    1.2.1移动业务

    2011年,本公司移动业务呈现强劲增长势头。移动用户全年累计同比增长19.3%,达到19,966.0万户。实现移动服务收入人民币1,063.3亿元,同比增长25.7%。受3G用户规模增长驱动,移动业务用户结构和收入结构持续改善,移动用户ARPU同比提高8.2%,达到人民币47.3元;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293.4%,带动移动非语音业务收入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例快速提升,达到37.1%。

    3G业务成为推动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1年,本公司充分利用终端、渠道和应用拉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3G业务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3G业务实现快速、规模增长。3G用户全年累计净增2,595.9万户,达到4,001.9万户,占移动用户的比例达到20.0%;用户ARPU保持人民币110.0元的较高水平;实现3G服务收入人民币337.9亿元,同比增长183.2%,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1.8%。

    2011年内,本公司进一步激发WCDMA在智能终端领域的领先优势,不断丰富终端定制,建立了在各价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优势。2011年下半年,本公司联合产业链各方,全球首推多款3.5寸电容屏、CPU 600MHz以上的千元智能机,成为继iPhone后推动移动互联网加速普及的重要驱动力,带动本公司3G用户净增规模快速提升。

    本公司持续突破社会渠道规模,积极完善销售及结算流程,社会渠道产能和效率全面提升,全年3G业务社会渠道销售占比达到53%。自有渠道方面,本公司加快提升自有营业厅销售能力,在3,500个自有营业厅推行体验式营销模式转型,单厅销量显著提升;积极引导电子渠道销售服务,网上营业厅使用量快速增长,全年营业额达到人民币230.7亿元,同比增长86%。

    内容及应用领域,本公司聚焦音乐、阅读、应用商店等重点产品,广泛开展体验及内容推送活动,用户使用量不断提高。2011年,本公司3G用户月均数据流量达到267MB,同比增长50.1%。下半年,本公司创新推出了WO+开放体系,致力于提升产品聚合、渠道、精细化运营和智能管道能力,提升流量,聚合应用,不断扩大行业影响力。

    GSM业务发展基本保持平稳:2011年,本公司加强GSM数据业务营销,并从产品和渠道等领域大胆探索GSM业务营销模式的转型,全年累计净增用户627.5万户,达到15,964.1万户。实现GSM服务收入人民币725.4亿元,基本保持平稳。其中,受语音领域的激烈竞争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等因素的影响,GSM语音业务持续下滑;受手机上网等业务增长拉动,数据业务快速增长。

    1.2.2固网业务

    2011年,本公司积极开展以固网宽带为核心的提速营销和融合业务营销,固网宽带业务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本地电话业务(附注3)的下滑,全年实现固网服务收入人民币843.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非语音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达到64.0%,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

    固网宽带业务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内,本公司加快固网宽带升级提速,积极开展提速营销,固网宽带用户全年累计同比增长17.8%,达到5,565.1万户;固网宽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6%,规模首次超过固网语音,占固网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3.2%。

    以融合业务保有固网价值:本公司积极开展本地电话话务量和增值业务营销,大力推广融合产品,努力提升固网用户价值。2011年,本公司“沃家庭”用户累计净增798万户,拉动固话用户全年累计同比增长2.2%,达到8,506.4万户。但受用户ARPU下滑和无线市话用户大幅流失影响,本地电话业务(附注3)全年累计实现服务收入人民币351.2亿元,同比下降15.0%。

    1.2.3行业应用

    2011年,本公司聚焦移动OA、政府执法、汽车信息化、监测监控和股票机等重点行业应用产品的规模推广,不断扩大在央企、政府、汽车、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影响力。截至2011年底,重点行业应用用户总数突破千万户。借助在行业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本公司加快面向集团客户的全业务拓展,带动集团客户业务快速增长。

    1.3网络建设

    2011年,本公司加快3G网络建设,持续完善GSM网络,全年新增3G基站5.6万个,新增GSM基站4.6万个,移动基站总数达到61.4万个,同比增长19.9%;在全国56个重点城市完成3G网络HSPA+升级,继续保持3G网络技术领先优势。大力推进光纤接入网建设,固网宽带接入端口总数达到8,592.3万个,其中,FTTH/B端口占比达到45%,网络能力进一步增强。

    1.4管理变革

    2011年,本公司积极探索与新业务模式相适应的运营和组织体系的变革,进一步完善面向集团客户的一体化营销体系,提升销售和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以本地网为单元的全成本评价体系,促进资源效率持续提升;以规模和效益为导向加大薪酬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企业活力。本公司坚持服务创新,强化用户分级服务机制,重点业务客户感知不断提升。在工信部组织的客户服务综合满意度调查中,本公司3G服务客户满意度指数位居行业第一。

    2、生产经营情况

    2011年,本公司持续创新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3G和宽带业务持续快速发展,GSM和固话业务保持稳定,业务结构和用户结构进一步改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1移动业务

    3G业务

    2011年,本公司继续坚持3G“品牌、业务、资费、包装、终端政策、服务标准”六统一策略,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不断优化营销策略,拉动3G用户快速增长。持续完善3G资费产品体系,优化国际资费,丰富预付费产品,推出21Mbps 速率的HSPA+无线上网卡;调整和优化战略终端补贴政策,进一步降低终端补贴门槛,推出千元大屏智能手机,加速中低端智能机型上市,丰富定制终端种类;加大应用创新和流量经营,引入定向流量计费模式,开展数据及信息业务促销活动,加快发展手机电视、手机阅读、沃商店、沃友等创新型产品。全年3G用户净增2,595.9万户,达到4,001.9万户,其中,无线上网卡用户达到379.9万户。3G用户计费总时长达到1,695亿分钟,平均每用户每月数据流量达到267.2MB,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人民币110.0元。沃商店、沃友注册用户分别达到350万户、120万户。

    GSM业务

    2011年,本公司积极推进GSM业务发展模式转型,GSM业务发展基本保持平稳。调整渠道和佣金模式,建立长效佣金机制,提高成本使用效能;梳理GSM资费套餐,引入话务量产品和融合产品,加大手机上网、炫铃等重点业务推广;通过话费补贴等措施,引导无线市话用户升级为GSM用户,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GSM中高端客户向3G迁移。全年GSM用户净增627.5万户,达到15,964.1万户。GSM用户计费总时长达到4,847.6亿分钟,比上年同期增长2.9%。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人民币37.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手机上网用户净增778.7万户,达到6,360万户,用户渗透率达到39.8%。炫铃业务用户达到5,883.5万户,用户渗透率达到36.9%。

    2.2固网业务

    2011年,本公司加快实施宽带升级提速和融合业务推广,保持固网业务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接入能力,提升高速率带宽用户占比;全面推广宽带“装移修承诺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宽带服务;充分发挥全业务优势,大力推广“沃家庭”、“沃商务”等融合产品,带动了用户发展。全年宽带用户净增842.7万户,达到5,565.1万户。4M及以上速率宽带用户占比达到41.3%,比上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宽带内容和应用业务用户达到2,024.5万户,占宽带用户比例达到36.4%。宽带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人民币56.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沃家庭”用户净增797.5万户,达到837.9万户,带动宽带、固话新入网用户分别为391.6万户、272.0万户。

    2011年,本公司本地电话用户减少378.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9,285.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增加185.2万户,用户总数达到8,506.4万户,无线市话用户减少563.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778.7万户。本地电话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人民币25.7元,同比下降11.1%。

    2.3网络能力

    2011年,本公司继续加大3G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覆盖,提升3G网络能力和质量,持续优化GSM网络,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升级提速,网络能力不断增强。

    全年新增3G基站5.6万个,基站数量达到23.9万个,3G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东、中部发达乡镇,完成56个重点城市3G网络HSPA+升级,继续保持3G网络技术领先优势,WCDMA网络系统接通率由年初的98.0%提高到12月的98.6%。新增GSM基站4.6万个,基站数量达到37.5万个,除西部部分地区外,GSM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乡镇,GSM网络掉话率率由年初的0.32%下降至12月的0.25%。全年新增宽带接入端口2,009.1万个,达到8,592.3万个,其中FTTH/B端口占比达到45%。

    本公司努力扩大国际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国际网络布局,支撑国际业务发展。截至2011年底,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67G,国际海缆总容量达到2,036G,国际陆缆总容量达到2,468G,境外网络节点达到82个,国际漫游覆盖达到246个国家和地区的547家运营商。

    2.4市场营销

    品牌策略

    2011年,本公司持续推进品牌经营,沃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持续强化沃3G传播,开展沃家庭、沃商务、沃服务宣传推广,推出青少年品牌“沃派”,积极拓展青少年市场,启动“光网世界、沃宽天下”传播,全业务品牌架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本公司各项重点业务的发展。

    营销策略

    2011年,本公司规模发展3G业务,稳健发展GSM业务,加快宽带提速营销。在3G方面,通过完善的产品及资费、积极的终端补贴政策、共赢的渠道合作模式、丰富多样化的智能终端等加快3G业务规模发展;在宽带方面,面向三网融合,加快实施光纤入户,深入开展提速营销;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沃家庭”和“沃商务”融合业务,全面构筑以融合为主要方式,带动 3G、宽带、2G发展及固话保有的全业务经营体系。

    2011年,本公司继续深化与终端产业链的全面合作,不断丰富沃3G定制终端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多层次消费群体的系列定制终端产品。推出了一系列千元智能机,大幅降低智能手机购机门槛;不断优化终端补贴政策,积极推广合约计划,持续提高合约用户发展占比,提升3G用户发展质量。

    2011年,本公司继续强化应用对业务的拉动。整合运营资源,深化新产品运营基地管理模式,促进重点新产品规模发展;推出WO+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体系,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本公司在价值链中的影响力。

    2011年,本公司抓住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机遇,加大集团客户市场开发和行业信息化应用推广。优化集团客户营销体系,初步建立了行业总监负责制的大客户营销体系和中小企业网格化营销体系;完善行业应用支撑体系,聚焦移动OA、政府执法、汽车信息化、监测监控、股票机/专用上网卡等,在全国共举办3,000场以上“沃行天下”行业应用巡展活动;大力推进战略合作,通过与行业龙头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利用重大项目带动集团客户业务快速发展。

    营销渠道

    2011年,本公司围绕3G体验营销和2G渠道直供直控,调整自有营业厅、社会实体渠道、电子渠道布局,渠道规模、结构与产能进一步提升。加快自有营业厅体验式营销转型,转型后营业厅销售产能提升明显;本公司已经与苏宁、国美等13家全国性连锁渠道以及80家区域性连锁渠道签署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社会渠道拓展取得了持续性突破;积极推进渠道集中管理系统建设,强化佣金管控;加快电子渠道系统建设,加强自助终端、mini营业厅布放,完善网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手机营业厅功能,提升电子渠道销售及服务承载能力,全年电子渠道使用用户达1.1亿户,网上营业厅营业额达230.7亿元,增长86%。

    客户服务

    2011年,本公司完善大服务体系,深化落实服务质量持续改善计划,为市场经营提供了服务保障。本公司通过推行3G网络分级响应处理、宽带限时装移修服务承诺等举措,重点提升3G和宽带服务质量;通过提高IVR自助服务占比、开通全国统一的10018 VIP专属服务热线等措施,保障热线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开通客服官方微博,深化在线客服应用,更加主动地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

    3、财务情况讨论与分析

    3.1概述

    于2011年12月1日,宽带在线与联通集团及联通新时讯签订了收购联通新时讯协议,该交易于同日完成。宽带在线对联通新时讯的合并被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下文中所使用的2011年比较年度(2010年度)的财务数据已被重新列报以包括联通新时讯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011年本公司收入快速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盈利水平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2011年本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2,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附注1)为人民币14.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附注1)为0.067元。EBITDA(附注2)为人民币6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0%,EBITDA率(即EBITDA所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29.5%。

    2011年本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66.6亿元,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5.6%,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2.1亿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上年底的53.0%变化至54.5%,净债务资本率为72.6%。

    3.2营业收入

    2011年本公司完成营业收入人民币2,155.0亿元,其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9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销售通信产品收入为人民币237.5亿元。

    下表反映了本公司2011年和2010年服务收入构成的变化情况及各业务分部所占服务收入百分比情况。

    3.2.1移动业务

    2011年本公司移动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移动业务营业收入完成人民币1,302.2亿元,其中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6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3%和25.7%。全年移动增值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46.8%,所占移动业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1.5%上升至36.7%。

    本公司3G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完成服务收入人民币337.9亿元,所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4.1%上升至31.8%;GSM业务基本平稳,完成服务收入人民币725.4亿元,比上年下降0.2%。

    3.2.2固网业务

    2011年本公司加大宽带业务及“沃家庭”等融合业务的拓展力度,努力减缓传统固话业务下滑趋势,固网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全年固网业务营业收入完成人民币844.5亿元,其中服务收入人民币8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其中,本公司固网宽带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所占固网业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7.4%上升至43.2%;受固网语音使用量及资费水平下降的影响,本地电话业务(附注3)服务收入人民币实现351.2亿元,比上年下降15.0%。

    3.3成本费用

    2011年本公司成本费用(附注4)合计为人民币2,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下表列出了2011年和2010年本公司成本费用项目以及每个项目所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注1:上述“折旧及摊销”和“人工成本”为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中相同性质的数据的总额。

    注2:上述“其他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为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合计扣除网间结算支出、折旧及摊销、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人工成本及销售通信产品成本后的数据。

    网间结算支出

    2011年随着本公司用户和收入的快速增长,网间去话量同步增长,全年网间结算支出发生人民币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8%变化至7.6%。

    其中,移动业务网间结算支出发生人民币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所占移动业务营业收入(附注5)的比重由上年的15.7%变化至13.4%。固网业务网间结算支出发生人民币35.3亿元,比上年下降4.7%,所占固网业务营业收入(附注5)的比重由上年的4.5%变化至4.2%。

    折旧及摊销

    2011年本公司进一步优化移动网络覆盖、提升网络质量,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提速,随着网络规模扩大及网络资产增加,全年折旧及摊销发生人民币581.9亿元,比上年增长6.2%,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1.1%下降至27.0%。

    其中,移动业务折旧及摊销发生人民币2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所占移动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5.2%变化至20.0%。固网业务折旧及摊销发生人民币292.5亿元,比上年增加0.5%,所占固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5.4%变化至34.6%。

    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

    受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资产增加及能源、物业租金等基础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11年本公司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发生人民币2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5.0%下降至13.7%。

    其中,移动业务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发生人民币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4%,所占移动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4%变化至3.3%。固网业务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发生人民币94.7亿元,比上年增长0.6%,所占固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1.4%变化至11.2%。

    人工成本

    随着社会用工成本的整体上升,本公司继续稳步推进正向激励考核与分配机制,2011年本公司人工成本发生人民币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3%变化至12.3%。

    营业费用

    2011年本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快拓展社会渠道和电子渠道营销,持续优化营销策略,加强客户维系,随着收入及用户规模增长,全年营业费用发生人民币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5%变化至13.3%。

    其中,移动业务销售费用发生人民币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所占移动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0.2%变化至9.4%。固网业务销售费用发生人民币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所占固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8.1%变化至8.8%。

    其他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

    2011年本公司其他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6.2%变化至5.7%。其中行政及办公费为人民币35.6亿元,比上年增长3.9%,低于同期收入增幅。

    其中,移动业务的其他营业成本发生人民币2.9亿元,比上年增长85.4%,所占移动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2%,与上年持平。固网业务的其他营业成本发生人民币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9.8%,所占固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2%变化至1.9%。

    销售通信产品成本

    2011年本公司继续实施积极的3G终端补贴政策,推出多款新定义千元智能机并继续利用iPhone等明星终端大力发展3G合约计划用户,拉动各类终端销售显著增长,全年销售通信产品成本发生人民币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3%,同期销售通信产品收入为人民币237.5亿元,同比增长218.3%,通信产品销售亏损为人民币59.9亿元,其中3G手机补贴成本为人民币57.9亿元。

    其中,移动业务销售通信产品成本发生人民币2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3%,所占移动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1.4%变化至22.8%。固网业务销售通信产品成本发生人民币1.1亿元,比上年下降41.4%,所占固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0.2%变化至0.1%。

    财务费用

    2011年本公司财务费用为人民币12.4亿元,比上年下降人民币3.8亿元。主要变动原因为:(1)受金融市场融资成本上涨(本公司综合融资成本由上年的3.1%上升至3.7%)及带息债务规模上升双重因素影响,利息费用比上年增加人民币4.2亿元;(2)随着人民币继续升值,2011年本公司获得汇兑收益人民币12.1亿元,比上年增加人民币8.4亿元。

    3.4盈利水平

    税前利润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收入的增长,本公司盈利状况得到改善,2011年实现税前利润人民币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所得税

    2011年本公司的所得税为人民币14.8亿元,全年实际税率为26.1%,比上年21.0%的实际税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主要是本年实际税率计算中不再包含子公司以前年度亏损抵扣及非应纳税所得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所致。

    年度盈利

    2011年本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为人民币56.5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附注1)为人民币14.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附注1)为0.067元。

    3.5 EBITDA

    2011年本公司EBITDA为人民币6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0%,EBITDA率(即EBITDA所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29.5%。

    3.6资本开支及现金流

    2011年本公司的各项资本开支合计人民币766.6亿元,主要用于3G及GSM网络、宽带及数据、基础设施及传送网建设等方面。其中,移动网络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59.9亿元,宽带及数据业务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57.1亿元,基础设施及传送网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54.2亿元。

    2011年本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平稳,2011年实现人民币694.5亿元,扣除本年资本开支后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72.1亿元。

    下表列出了本公司2011年主要资本开支项目情况。

    3.7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资产总额由上年底的人民币4,436.1亿元增至人民币4,585.2亿元,负债总额由上年底的人民币2,352.8亿元增至人民币2,499.1亿元,资产负债率由上年底的53.0%变化至54.5%。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即流动负债减流动资产)由上年底的人民币1,554.8亿元变化至人民币1,746.2亿元。考虑到本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保持稳定以及良好的信贷信用,我们相信本公司应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4、发展与展望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伴随信息通信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和产业加速跨界融合,中国的通信业总体仍有望保持较快发展。随着网络的完善与终端的丰富,WCDMA在国内实现更快发展的条件越来越成熟,3G的渗透率将进一步加速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市场将持续升温;国家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将推动宽带业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中国联通在移动宽带数据业务领域已确立了一定的差异化优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运营经验,并逐步建立了良好口碑。公司有信心抓住宝贵的战略机遇和时间窗口,加快重点业务的规模发展,实现收入与市场份额的更快提升,带动盈利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012年,本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WCDMA网络投资,保障增长型业务的资源投入,继续推进管理创新与变革,在确保盈利水平更快增长的同时,实现业务发展和收入规模的更大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发展水平、效益水平和管理水平。主要经营目标和措施包括:

    加快WCDMA目标网建设,保障市场发展需求。2012年,本公司将加快3G目标网建设,进一步扩大HSPA+覆盖范围,基本消除城市区域3G网络覆盖盲、弱区,完成东中部乡镇和西部发达乡镇、重点旅游景点和交通干线的3G网络全覆盖。同时,本公司将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继续大力推进以FTTH/B为主的光纤接入网建设,实现城市主要竞争区域10M及以上速率接入、农村2M及以上速率接入。

    推动重点业务规模增长,实现收入和市场份额更快提升。本公司将集中各类资源,发挥终端、渠道及应用优势,进一步提升合约用户渗透率,确保3G业务发展实现新的规模突破;全面加速固网宽带升级提速,发挥全业务等优势,实现宽带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固网业务结构持续改善;推动融合业务深入发展,积极推进GSM业务营销模式转型,在转型中保持GSM业务稳定发展。

    大胆推进创新变革,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本公司将积极适应业务发展模式的变化,持续优化营销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电子化销售和服务进程,全面提升市场销售能力;深入推进网络建设与运维、IT支撑的专业化运营改革,增强业务支撑能力;推动以本地网为核心、强化专业线管控的预算管理体系,实施与业务发展和收入规模相配比的动态资源分配机制,不断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持续完善薪酬和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附注1:全文除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外,收入及盈利等其他数据均剔除固话初装费递延收入因素影响(2011年为人民币0.15亿元,上年为人民币1.92亿元)

    附注2:EBITDA反映了加回(减去)财务费用(收入)、所得税、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中的折旧及摊销以及减去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由于电信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开支和财务费用可能对具有类似经营成果的公司年度盈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电信公司而言,EBITDA有助于对公司经营成果分析。

    附注3:本地电话业务包含本地语音、长途、固网增值和网间结算业务。

    附注4:包含财务费用及利息收入。

    附注5:移动业务营业收入、固网业务营业收入即从外部顾客取得的收入,不包括分部间收入。

    5.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1) 上述资料分产品信息所列各项产品的“营业成本”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

    2) 上述资料分产品信息所列各项产品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包括本公司内部分部业务间结算收入和结算支出;

    3) 根据本集团内部的管理和考核体系,本集团的各个业务分部列报相关业务分部的收入和直接成本费用,而其他成本费用项目,包括部分营业成本,如人工成本及管理费用等被列报于不可分摊项目。因此,由于这部分不可分摊的成本并未反映在上表所列示的移动业务分部和固网业务分部的营业成本中,导致本集团的移动业务分部、固网业务分部的分部营业利润率明显高于合并后的营业利润率;

    4) 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营业收入*100。

    5.3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请参见本节5.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

    §6 财务会计报告

    6.1本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6.2本报告期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股票简称中国联通
    股票代码600050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张保英杨九英
    联系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33号29楼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33号29楼
    电话021-52732228021-52732228
    传真021-52732220021-52732220
    电子信箱zhangby@chinaunicom-a.comyangjy@chinaunicom-a.com

    主要会计数据2011年2010年(注)本年比上年增减(%)2009年(注)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营业总收入215,518,511,458176,243,422,124176,168,361,57022.3158,452,598,108158,368,819,533
    营业利润4,654,375,8693,941,777,7263,913,629,22918.111,385,306,06211,355,525,837
    利润总额5,664,040,8164,671,754,0134,646,503,40321.212,211,508,64612,180,976,3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2,245,7391,234,506,8311,227,610,00914.43,145,338,0873,137,024,4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6,726,0601,048,143,8491,048,143,84910.42,582,711,9502,582,711,9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452,862,90668,241,006,45668,209,960,6011.859,308,678,19359,308,819,463
     2011年末2010年末(注)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9年末(注)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资产总额458,523,843,879443,607,667,855443,466,253,7073.4419,360,994,738419,232,296,909
    负债总额249,913,147,826235,283,852,964235,285,807,6936.2210,392,509,758210,386,824,3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1,023,802,20670,884,609,44570,836,035,6190.271,025,562,84270,983,885,838
    总股本21,196,596,39521,196,596,39521,196,596,395-21,196,596,39521,196,596,395

    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2010年(注)本年比上年增减(%)2009年(注)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670.0580.05814.40.1480.14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660.0580.05814.00.1480.147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元/股)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550.0490.04910.40.1220.12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91.731.73增加0.26个百分点4.484.4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1.471.48增加0.16个百分点3.683.68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3.283.223.221.82.802.80
     2011

    年末

    2010年末(注)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09年末(注)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3.353.343.340.23.353.35
    资产负债率(%)54.553.053.1增加1.5个百分点50.250.2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11年2010年

    (经重列)(注)

    2009年

    (经重列)(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33,4652,784119,01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18,004111,674141,38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8,94120,356141,814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58,013618,416564,629
    本集团持有的联通红筹公司对西班牙电信投资合约衍生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39,125
    少数股东损益影响额(498,498)(363,638)(1,101,112)
    所得税影响额(264,409)(203,229)(534,256)
    合计255,516186,363570,595

    2011年末股东总数790,012户本年度报告公布日前一个月末股东总数831,011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总数报告期内增减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61.0512,939,746,15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其他0.91191,845,949186,692,830
    中国建设银行—银华核心价值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72152,437,0272,349,876
    中国建设银行—鹏华价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72151,600,000727,548
    中国建设银行—银华—道琼斯88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55117,476,6027,235,91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47100,045,403100,045,403
    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4799,999,64699,999,646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其他0.4289,490,70678,568,384
    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4288,693,54511,354,383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其他0.3879,606,40571,437,405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的数量股份种类及数量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12,939,746,152人民币普通股12,939,746,15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191,845,949人民币普通股191,845,949
    中国建设银行—银华核心价值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52,437,027人民币普通股152,437,027
    中国建设银行—鹏华价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51,600,000人民币普通股151,600,000
    中国建设银行—银华—道琼斯88精选证券投资基金117,476,602人民币普通股117,476,6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00,045,403人民币普通股100,045,403
    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99,999,646人民币普通股99,999,646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89,490,706人民币普通股89,490,706
    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88,693,545人民币普通股88,693,545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79,606,405人民币普通股79,606,405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本公司未知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的情况。

    本公司未知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和前十名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


    (人民币亿元)2011年2010年
    金额占服务收入百分比金额占服务收入百分比
    服务收入1,917.6100.0%1,685.9100.0%
    其中:移动业务1,063.355.5%846.050.2%
    其中:2G725.437.8%726.743.1%
    3G337.917.6%119.37.1%
    固网业务843.844.0%821.848.7%
    其中:本地电话351.218.3%413.124.5%
    宽带364.319.0%307.318.2%

    (人民币亿元)2011年2010年
    金额占营业收入百分比金额占营业收入百分比
    合计2,026.194.0%1,652.593.9%
    其中:网间结算支出163.87.6%137.37.8%
    折旧及摊销(注1)581.927.0%547.931.1%
    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294.513.7%263.915.0%
    人工成本(注1)266.012.3%233.513.3%
    销售通信产品成本297.413.8%106.96.1%
    其他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注2)122.65.7%109.56.2%
    营业费用287.513.3%237.313.5%
    财务费用12.40.6%16.20.9%

    (人民币亿元)2011年
    累计支出占比
    合计766.6100.0%
    其中:移动网络259.933.9%
    宽带及数据257.133.5%
    基础设施及传输网154.220.1%
    其他95.412.5%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营业利润率比上年增减(%)
    分行业      
    电信业215,519160,76625.422.325.0减少1.6个百分点
    分产品      
    移动通信业务130,22281,10537.741.351.0减少4.0个百分点
    固网业务88,86446,72947.42.51.9增加0.3个百分点
    不可分摊项目1,81938,152不适用(28.5)12.1不适用
    专业间抵销(5,386)(5,220)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