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公司巡礼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巴菲特的四大投资新观点
  • 中国会发展得更好!
  •  
    2012年5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周刊
    巴菲特的四大投资新观点
    中国会发展得更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巴菲特的四大投资新观点
    2012-05-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报纸的出路是

      “本地化”和“功能化”

      巴菲特在往年的股东大会上,有一个必然上演的戏码——嘲笑报纸的衰落过时。不过,今年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去年末,巴菲特以2亿美元收购了家乡的主流日报——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这个交易引发了股东关注。

      “你不是说纸媒不行了,怎么又去投资了一张报纸,你是不是对待家乡的报纸格外宽容。”一个股东开始质疑。

      “报纸确实还在衰落,我们想他的衰落还会缓慢继续下去。”巴菲特说。

      “报纸未来会有三个巨大的困难等待克服。第一是,他的巨大的印刷和分送成本。第二个是,收费报纸和近乎免费快捷的网络信息的竞争。第三是报纸逐渐成为大众信息吸收来源的次级选择,阅读习惯在改变(曾经是最主要选择)。”

      “50年前,报纸是很厚的,囊括了各种地方、各类人群可能感兴趣的东西。那时候他是大众了解新闻和信息的主要窗口。无论是租房、还是体育比赛、政治新闻,大家都通过阅读报纸来获取最想了解的信息。”巴菲特说,显然现在不是这样。

      “报纸丧失了新闻传播的主流位置,但是他在一些地方还会占据主流位置。”巴菲特说,比如你想了解邻居在干什么,最近本地区有啥好玩的活动,还会有本地的比赛、学校、活动。这些细致末节的东西,只有报纸会刊登。

      “(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大部分新闻都是本地新闻,他们告诉我很多奥马哈本市的消息、本市的体育比赛、还有我邻居们的事情,这些有意思的新闻都是我关心的。其他地方我找不到。”

      巴菲特认为,未来的报纸必然是“便捷携带”和“投资者感兴趣的新闻”之间平衡的产物。报纸必须更加深入社区、本土、增加专注于某个地区和群体感兴趣的独家新闻,吸引读者。

      “我们还会买报纸,如果他能给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报纸仍然有他的社会功能。”巴菲特总结说。

      科技股,弄懂了才可以买

      107亿美元投资IBM,占该股5.5%的股权。这是巴菲特2011年11月的大手笔,更关键的是,他投资的是貌似是一个科技股,这使得人们对于巴菲特是否转变投资取向大感兴趣。毕竟,他以坚决抵制网络股和科技股闻名。

      “你们已经投资了IBM,其他科技业的龙头股你们会投资吗?比如谷歌或是苹果。”有人提问。

      “谷歌毫无疑问是个好公司,他有罕见的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他在未来10年依然有继续增长市值的能努力。如果我们能够在十年前发现,我们或许会。”巴菲特打起官腔来一点也不含糊。

      “不过,我们对他们并不了解,我们对计算机科技总体上知之甚少,我们不会投资我们不了解的行业。”还是芒格爽快。

      “对于谷歌,我们没有IBM那么大的决心去下注投资,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去做空他。”巴菲特继续着自己的“辩证法”式回答。

      “我们对谷歌的了解不够多。即便我们非常努力,1年后,我们在了解谷歌方面也不会进入市场的前100名。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对IBM的理解比较多。”巴菲特说,这意味着,伯克希尔重仓IBM后犯错的几率,要比重仓谷歌后犯错的几率小得多。

      所以,购买少数真正了解的科技股,应该是他的买入理由。

      “我们真的了解计算机行业吗?”芒格又插了一句。

      一阵安静,无人回应。

      沃尔玛丑闻:每项长期投资都有另一面

      巴菲特重仓美国连锁超市股不是新闻,根据统计,他持有上千亿市值中有1.1%布局在沃尔玛上。此外,好市多(costco)等一系列美国知名商业股都在他的持有名单上。具备优势成本和市场份额的商业股,会成为奥马哈先知的至爱,并不令人意外。

      但他重仓持有的沃尔玛在2012年4月曝出行贿丑闻,该公司墨西哥子公司的高级领导人涉嫌以行贿方式换取开店许可,这一重大丑闻震惊了华尔街。随即,沃尔玛可能面临监管调查,以及其在新兴市场扩张步伐将放慢的看法传遍市场。

      不过在股东大会上,从巴菲特的回答来看,他依然看好并持有沃尔玛的股份。“在长期的持有过程中,你总会看到不如意的那一面。”他总结说。

      “是的,沃尔玛确实犯了错误。但这个错误是他们的雇员犯的。如沃尔玛或伯克希尔这样的大公司,你很难保证雇员的行为没有一点偏差。”

      “我没有看到会造成重大后果的征兆。”巴菲特肯定地说,“我不认为沃尔玛坚实的长期基本面被动摇了。”

      他同时表示,即便如伯克希尔这样的公司也没有办法保证旗下雇员完全行为正当。“我们有27000人,他们有各种业务关系。我无法保证他们时时刻刻行为正确。这就是运营一个大公司有时候要面对的。”

      “我们能够度过这种坏事情,只要我们在一听见警讯的时候,就迅速行动。”巴菲特总结说。

      新能源:10年后

      也只能是一种补充

      巴菲特和芒格不看好黄金是尽人皆知的,但他对能源的看法,则也是本次股东大会上回答股东提问的最重要部分。事实上,巴菲特的回答涉及了煤炭、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一系列方面。总体上,他对西方世界的新能源政策有很大保留。

      对于如火如荼的风能和太阳能,巴菲特明确持保留态度。相对而言,他认为“风能”比“太阳能”要靠谱一些。

      “风能是真正的清洁能源,而且他确实能产生清洁能源。”但巴菲特话锋一转,“你知道,如果没有风,这些风力发电的设备就什么也不是。”巴菲特一句话抓到了风能产业的软肋。

      他同时认为,美国政府规划的新能源目标过于庞大。“事实上,你无法寄托希望在新能源上,10年后,他顶多也只是个传统能源的补充。”

      更要命的是,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产业,都完全靠政府补贴生存。“没有美国政府的税收优惠,90%以上的美国新能源产业无法生存。”他补充说,但伯克希尔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可以,这是他们的成本优势。

      巴菲特和芒格同时认为,未来的能源解决之道,必须更多靠节省来。“必须全球一起节省。那些认为可以通过消费他国能源,而贮藏自己能源的国家战略,是极其愚蠢的。”芒格的评价得到一片掌声。

      在发电领域,巴菲特更多看好天然气会替代煤炭。“美国今年电煤的耗用量已经下降了4%,这个比例会继续下降。”而天然气尽管价格涨得很快,也仍然会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