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公司巡礼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顺应发行体制改革 券商投行业务急“动脑子”
  • 中信证券:构建以资本中介型业务为主的固定收益模式
  • 瑞银证券:发展全球化平台搭建跨境并购“桥梁”
  • 第一创业证券 创新经营模式 完善固定收益产业链
  • 广发证券: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并购重组效率
  • 中银国际证券 灵活设计发行方案 增加承销商自主权
  • 海通证券 拓展业务空间 创新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
  •  
    2012年5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顺应发行体制改革 券商投行业务急“动脑子”
    中信证券:构建以资本中介型业务为主的固定收益模式
    瑞银证券:发展全球化平台搭建跨境并购“桥梁”
    第一创业证券 创新经营模式 完善固定收益产业链
    广发证券: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并购重组效率
    中银国际证券 灵活设计发行方案 增加承销商自主权
    海通证券 拓展业务空间 创新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顺应发行体制改革 券商投行业务急“动脑子”
    2012-05-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婧妤 孙霖

      资本市场是鲜活的、永远处于变化中。对于所有的相关者而言,变则通,通则达。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开展三年来已取得积极效果,截至目前,A股IPO发行市盈率、首日涨幅和超募比率均明显下降,“三高现象”明显降温。

      在硬币的另一面,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也是投行之间的竞争将从传统的项目执行能力转化为项目质量、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等全方位的比拼。业界普遍认为,借创新研讨会契机,多家券商就投行业务如何适应体制改革,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创新的思路与建议。

      毫无疑问,创新将成为投行业成长与发展的主旋律。

      ⊙记者 马婧妤 孙霖 ○编辑 艾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