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公司巡礼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经济下降最快时候或已过去
  • 预判后市趋乐观 近七成基金逆市加仓
  • 银华中小盘精选基金
    24日起售
  • 金鹰基金林华显:中盘蓝筹重新活跃
  • 不要依恋股票
  • RQFII运作两月普遍盈利
    易方达收益率最高
  • 嘉实投资者回报
    研究中心成立
  •  
    2012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周刊
    经济下降最快时候或已过去
    预判后市趋乐观 近七成基金逆市加仓
    银华中小盘精选基金
    24日起售
    金鹰基金林华显:中盘蓝筹重新活跃
    不要依恋股票
    RQFII运作两月普遍盈利
    易方达收益率最高
    嘉实投资者回报
    研究中心成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要依恋股票
    2012-05-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华基金

      

      女性基金经理在上世纪的华尔街属于凤毛麟角,如同伊丽莎白·巴拉威尔1966年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学习时,整个班里有100多名学生,只有三位是女性。在哥大的时候,她的同学中有一个红头发的男生名叫马里奥·加贝利,20年以后与加贝利的合作,让伊丽莎白·巴拉威尔成为当时华尔街名噪一时的女性基金经理。

      1985年,巴拉威尔加盟老同学加贝利的公司,此前,她在包括摩根斯坦利信托在内的机构担任过分析师职务。此时,马里奥·加贝利已经在投资界已经是风生水起的著名投资人,1987年4月,两人共同创建了加贝利成长基金,而1987年上半年发生的下跌行情为巴拉威尔开创了江湖名声。当时国会拒绝考虑给予公司合并和收购重组中债务的利息支出以税收减免的优惠,这令投机套利的成本显著增加,短期投机者大量抛出所持有的股票,行情急转直下,巴拉威尔认为“公司潜在基础依旧是坚实的”,而此时成立时间不长的加贝利成长基金尚有40%的现金资产,巴拉威尔果断买入一些她看好的公司,到1988年上半年,绝大多数投资者还在持币观望时,巴拉威尔已经将所有的现金都投了进去。于是,从1988年开始,加贝利基金的业绩开始“飞”了。1988年,1989年,连续两年收益率接近40%,到1990年的时候,加贝利成长基金成为美国第一名的股票基金。

      加贝利成长基金的成功除了引来了无数的媒体关注和投资资金,最终也导致了巴拉威尔和马里奥·加贝利的分道扬镳。1994年,巴拉威尔离开加贝利基金,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巴拉威尔很幸运,她开创了一个先例——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一条“非表决”许可,允许她在巴拉威尔成长基金的计划书中引用此前在加贝利成长基金的业绩表现,“这使基金经理们自立门户以后引用自己从前的表现记录变得更加容易”。

      从巴拉威尔的历程,我们很难找到特定的属于女性的色彩。巴拉威尔倾向于持有小公司的股票,而且她的投资组合也更加多样化,用“折中主义”来描述她的投资风格最恰当不过了。她兼具自上向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特点,从广泛分析长期趋势开始,然后再去搜寻那些注定将从中受益的个别公司。她所钟情的公司一般具有坚实的财政基础,增长的市场份额、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

      作为一名把情感置于投资过程之外,不要让自己对投资组合中的股票产生依恋感,这是巴拉威尔给予投资者人的建议,或许作为一名女性,巴拉威尔更明了过于感性对投资而言不是件好事,“这是投资者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课程,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就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巴拉威尔做到了,她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