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 版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特别报道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专版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2012基金业:在创新中突围
  • 谁的创新?
  •  
    2012年5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周刊
    2012基金业:在创新中突围
    谁的创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的创新?
    2012-05-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丁宁

      

      “近期,基金市场的创新很多。即使是作为一名专业研究基金的人,也开始有目不暇接的感觉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将会使市场更美好。”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非常感慨。

      然而,在业内外为基金近期创新动作频频而“鼓与呼”的同时,市场也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尽管创新是发展必由路径,但并非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对创新抱以热情。

      在某基金公司产品设计部门人士看来,现有市场中部分“创新”只是“小打小闹的概念”,真正的创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不可回避的困境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基金公司要为创新产品付出很高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成本,而后来者则可以轻松搭先行者的便车。

      真正符合A股市场实际情况的创新,必然会引来众多的追随者,但谁来做先行者,谁要为此付出较高的成本,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原意承担的,一旦六个月的保护期结束,所有公司都可以上报同类产品,创新的红利也将消失。

      谁为创新埋单?这成为制约基金业创新热情的一大因素。

      该人士表示,这个行业具备“善学而生”的特点,最初诞生就是模仿其他先进市场的版本,因此,在这个容易被快速和高度模仿的竞争环境中,投入大量资源去创新,不仅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而且即便成功,也可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成为竞相效仿者的探路石。“产品问世之后被迅速跟风,本是想避免走传统产品同质化的老路,结果走到了另外一条创新同质化的路上去”。

      然而,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看法。

      沪上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基金创新应该具备“普遍意义”,但囿于规模、人才、渠道以及理念等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一些公司还不具备复制相关创新的能力,因此从中短期看,某项特定的创新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其看来,创新是一场头脑风暴,但并非拍脑袋,无法一蹴而就。

      “事实上,很多基金公司的创新探索,都是基于公司资源的现实情况出发,扬长避短,以期扩大自身在相关领域的比较优势。”上述负责人以富国为例,其在债基产品创新领域始终保持较大热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富国重点发展固定收益产品的定位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才资源配备,这种需要通过长期的积淀才能形成的优势成为其在相关领域谋求创新的巨大动力,并非所有公司都能轻易仿效。

      另一方面,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方面,由于本身的稀缺性,“打头阵”产品的市场号召力往往比较强,对公司规模影响也较大;而跟进者的影响力和受众“新鲜感”往往相对降低。“这一方面跟创新产品推出时点与当时市场环境的契合度有关;另一方面,当相关产品变得不再稀缺,或者过了媒体炒作时点,投资者兴趣也会相应降低。”分析人士表示。

      然而这也引发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若干家基金公司“心有灵犀”地将创新视野投向同一块区域,相关各方的暗中角力在所难免,为了抢夺“先发优势”而在审批发行方面展开“军备竞赛”,在产品设计细节、契合发行时点、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往往有可能让位于“抢跑道”的观念。

      首批RQFII产品的扎堆发行就是一例。证监会发放牌照之后,为了争抢跑道,获批公司都迅速投入发行,甚至有公司“先上船,后买票”,还未开设债券交易账户便开售产品。如此扎堆竞争的背后,一方面香港市场的银行渠道陷入饱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时间的宣传和介绍,投资者对相关产品的认识有限,投资热情未被激发,因此首批RQFII产品募集多不理想。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负责人不无感慨:“太急了,都想做第一,结果所有人拉了所有人的后腿。”

      分析人士就此指出,创新需要有一个人才准备、研究投入、市场培育的长期过程,创新既需要冲劲闯劲,也需要在这个天然挑逗人性的市场中保持淡定冷静,因为创新的出发点和最终评判者是市场,如果基金行业的所谓创新,仅仅只是让个别业内角色一时获利,而并非使投资者长远受益,创新的意义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