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 版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特别报道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专版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上海建“大都市经济圈”的特殊使命
  • 宜兴惊现一地两卖,国土局能说清楚吗?
  • 外论一瞥
  • 大摩这次又在耍什么花招
  • 吸纳民间资本
    还有诸多无形障碍有待清除
  •  
    2012年5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上海建“大都市经济圈”的特殊使命
    宜兴惊现一地两卖,国土局能说清楚吗?
    外论一瞥
    大摩这次又在耍什么花招
    吸纳民间资本
    还有诸多无形障碍有待清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012-05-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对后世辩证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那句最为人熟知的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眼下的中国而言,尤其意味深长。

      在稳增长的基调下,上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审批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银行、证券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新政,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和要求。而从媒体报道来看,近几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口络绎不绝前来跑项目和资金的现象,似乎又将再现2008年的一幕。而在地方,几乎所有经济部门都在整理、搜集和包装项目,并简化一切程序,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报送项目,力争在本轮稳增长的经济组合拳中“分一杯羹”。

      这似曾相识的景象,足以让人警醒。

      地方政府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特别在当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如能抓住机会,多争取一些项目和资金,对稳定当前经济增长和下一步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对国家有关部门来说,此时却需格外谨慎,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做好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和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工作,避免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实行中某些乱象的重现。具体而言,笔者以为,眼下尤其需要把握好信贷资金投放、项目审批、政策和资金扶持的三个“度”。

      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在信贷资金投放方面,既有值得肯定的成绩和经验,也有需要总结的问题和教训。就成绩和经验而言,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种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以及重点骨干企业等予以最大限度地信贷资金支持,完全正确、完全必要。也正是因为有了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中国经济才稳住了阵脚,避免了大震荡。但银行在执行中央政策过程中,过多考虑眼前和自身利益,以至于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过度倾向于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以及极少数特大型国有企业,致使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严重失衡,在市场流动性已经过于充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却普遍资金紧张。信贷资金投放速度过快、规模过大,为日后通胀的发生提供了太过丰富的货币基础,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个历史教训不能不深刻记取。

      所以,在执行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时,切不可再在信贷资金投放数量上做文章,而要尽力从质量上下功夫,确保新增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实体经济和民生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中小企业,不仅要量上保证,而且要在融资成本上体现。对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仍然不能开任何口子。不然,后果会更加严重。

      对发改委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项目的审批,确实很难对各个项目一一细加甄别,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得掌握好尺度、把握好方向、拿捏好标准,力争做到“八个”不批:不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不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不批、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不批、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项目不批、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项目不批、争议很大的项目不批、重复投资和建设的项目不批、没有发展前景和效益不好的项目不批。

      对那些在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上报了项目、获得了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地方配套不到位、项目实施没有明显进展的地区,在此轮项目审批中,尤其要严格把关,严格控制。只要对上轮项目实施不到位和进展不顺利的情况,提供不出有说服力的依据和理由,此次原则上就不审批新的项目,避免再发生“空手套白狼”的现象。而对地方上报的产业类项目,只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有市场前景、有国际竞争力的,则应当提高审批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程序,以便于地方和企业快速推进、快速见效。

      在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留下了不小“后遗症”的问题,是重非生产性投资、轻生产性投资,重政府项目、轻企业项目,重国有投资、轻民营投资。结果,从2008年到现在,生产性投资始终上不去,民间投资始终启动不了,实体经济复苏的步子因此显得非常沉重。

      有鉴于此,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在资金扶持方面,理应做到“两个平衡”,即非生产性投资与生产性投资的平衡,并向生产性投资倾斜;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平衡,向民间投资倾斜。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实体经济振兴,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后者则是为了让民间投资者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一视同仁”,从而,提供投资信心,特别是投资实体产业的信心。也只有这样,相关职能部门向民间资本抛出的绣球,才能被民间投资者所接受和接纳。不然,民间投资者仍然会持币观望,甚至继续热衷于虚拟经济,或者将资金向国外转移。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