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创业板·中小板
  • 10:产业纵深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希腊仍有大概率留在欧元区
  •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
  • “静默期”限制
    不能缺失“制度手铐”
  • 钢铁业淘汰战:看谁能存留下来
  • 中国的国有银行优异业绩究竟从何而来
  • 从“富二代”到全球女首富
  •  
    2012年5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希腊仍有大概率留在欧元区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
    “静默期”限制
    不能缺失“制度手铐”
    钢铁业淘汰战:看谁能存留下来
    中国的国有银行优异业绩究竟从何而来
    从“富二代”到全球女首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的国有银行优异业绩究竟从何而来
    2012-05-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汤闯新

      ⊙汤闯新

      

      近年来中国国有银行业业绩之优良,全球金融业界有目共睹。尤其在全球金融市场处于危急状态,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和经济整体陷入严重衰退的情况下,中国国有银行“风景这边独好”,殊为难得。在令人艳羡的同时,也招来了西方舆论的多种非议。最突出的,是咬定这种优异业绩来之“垄断”。有些从西方学得一知半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专家”,没有经过充分的实证研究,也有意或无意地跟随着西方舆论,指责中国的国有银行的优良业绩,来自于垄断“暴利”。

      其实,现在是中国国有银行自1949年以来最不垄断的时期。1979年以前,中国的国有银行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那时的银行并没有什么“暴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金融业(包括银行业)逐渐开放,在既有民营银行,还有外资银行大量加入竞争行列的大环境下,直到2005年前,中国的国有银行也没有过现在这样的优良业绩,甚至在某些阶段中,银行还处于坏账严重的状态中。

      环视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向外资如此开放。即使号称最自由开放的美国,也把金融看做涉及 “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行业而严加管制。中国到美国去开银行,扩大营业网点,往往遭到种种刁难和限制。但几乎所有在世界银行业排名榜上排得上名次的大银行,都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开办了分行或营业网点。目前,全球已有400多家外资行和中外合资行的几千家分行或营业部,在中国开业扩张业务。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管制,甚至没有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银行去他们国家开展业务那样设定存款业务的收储币种的种种限制。何来中国国有银行的“垄断”之说?所以说,中国国有银行的优良业绩来自于“垄断”之说,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那么,中国国有银行如今能年年做出优异业绩的原因究竟何在?

      第一个根本性原因,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环境,为中国国有银行的丰厚利润来源并持续多年保持递增形成了良好的客观条件。经济兴,银行兴。经济衰,银行衰。这是必然的经济、金融规律。

      第二个原因,是国有银行的良好信用,为巨额利润来源奠定了必要的存户基础。中国的国有银行用六十多年建立起来的良好信用,树立了优质品牌,使国人可安心把钱存入。即使出现个别腐败分子卷款“跑路”现象,中国的国有银行也肯定不会使老百姓的存款没了。因为国有银行的存款,是由中国政府担保的。这就是中国的国有银行具有无比优越的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银行能做大做强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就是信用和信誉。一家做得再大的银行,如果没有良好的信用和信誉,说倒闭就倒闭了。华尔街金融海啸突袭下,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400多家银行突然像多米诺骨牌般地倒闭了。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美国政府也只担保2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资金安全。如果你存款超过20万,就没人为你的存款安全负责了。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近几年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使银行利润来源多元化。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创新项目日益增多,金融市场更加强大,老百姓和各类企业存款量的年年递增,境外资金的大量涌入,中国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业务量因民众大量去国外旅游而不断暴涨,银行投资理财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多样化,凡此种种都为国有银行的利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应源。

      第四个原因,中国在近年来的金融改革中逐渐建立了相对比较严格的金融管理制度。由于过去金融管理混乱,造成挪用银行资金、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领导胡乱批条命令动用银行资金、权钱交易随意转移银行资金等各种腐败现象,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多年中,即使经济高速发展,国有银行也难有好的业绩报表,甚至出现坏账高企的局面。经过了金融制度和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一些银行领域的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当然,中国银行业的管理体系和监管制度还很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但至少现有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已给中国的国有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再做些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国有银行业近年的利润暴增,是有其周期性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连续高增长之后,中国国有银行的利润率,必会回归到与国民经济增速和企业利润整体增速基本平衡、与国际银行业的利润率大致平衡的水平上。

      国有银行的垄断性确实需要改革,但改革的方向,是允许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参与更多中国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通过金融改革,使中国的国有银行继续做大做强,进而在更大更广阔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是要国有银行退出银行业的竞争舞台,更不是要把国有银行完全私有化。

      (作者系知名财经专栏作者,著有《美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