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创业板·中小板
  • 10:产业纵深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上周股基开户数逆市攀升
  • 业务创新提升投资效率
    基金跨TA转换实现“零障碍”
  • 市场动态
  • IPO新政沪市首单上市 机构卖出意愿坚决
  • 前5月IPO融资额同比降近六成 保代薪酬再遇缩水
  • 闭口不谈房地产 鄂尔多斯民间放贷趋“谨慎”
  •  
    2012年5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上周股基开户数逆市攀升
    业务创新提升投资效率
    基金跨TA转换实现“零障碍”
    市场动态
    IPO新政沪市首单上市 机构卖出意愿坚决
    前5月IPO融资额同比降近六成 保代薪酬再遇缩水
    闭口不谈房地产 鄂尔多斯民间放贷趋“谨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前5月IPO融资额同比降近六成 保代薪酬再遇缩水
    2012-05-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圣韬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今年前5个月,新股首发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下降35%和57%。收入来源的快速萎缩令身处改革前沿的券商投行处境尴尬,给员工降薪也成为了无奈之举。事实上,在业务萎缩及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今年以来保荐代表人的平均薪酬遭遇进一步缩水。

      “新股发行减速的厉害,这对于养了很多保代的公司来说压力很大。”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子公司某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了行业令人担忧的现状。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本月末,今年以来两市IPO数量累计为89单,相比去年的137单大幅减少35.04%;除百隆东方外,今年其余88只IPO合计募集资金625.1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更是减少了57.3%,降幅接近六成。

      “目前具备承销资质的公司就有五六十家,平均每家公司发两个项目都不到。”这位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国信等排名靠前的公司占了很大部分市场份额,今年以来真正有项目上的公司其实只有十几家,“大部分的公司今年还没开张呢”。

      没有收入就意味着纯粹的支出。对于投行而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的人力成本渐成其不能承受之重。

      东吴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各家投行都在尝试着降薪,部分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较之前下降了30%-40%。部分公司迫于成本压力,甚至取消了保荐人的津贴。

      “保荐人津贴动辄8万、10万,而且是月度计算的,这一块常规收入的砍去应该来说对保荐人整体薪酬影响不小。”上述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行业现状。”

      事实上,除了固定薪酬这一块,保荐人另一块主要收入来源——转会费也较之前出现一些变化。“转会费的行情价还保持在100-200万,但是现在投行一般都会要求保代自带项目前来。而且之前转会费都是一笔付清,现在则是跟着项目进度走,分批发。”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不难发现,除了市场因素,供给的增加也是导致保荐人身价下滑的主要原因。据证监会网站资料,截至昨日,注册在案的保荐代表人数量为2137人,而依照现行新股发行速度,显然不可能匹配如此庞大的保荐人规模。

      “去年保代的利用率就只有40%不到,今年在保代数量上升、保代签字权拓宽、新股数量下降几大因素综合作用下,保代的利用率将更低了。”上海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此表示担忧。

      该投行人士还指出,照此形势发展,未来保代平均收入水平将进一步下降,不过分化也是在所难免,“有项目承揽能力的保荐代表人将继续维持高收入,而仅靠签字费或津贴的那部分人的收入将回归大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