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专版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此次降息蕴含了多重意图
  • 经济下滑超预期 政策被迫“保增长”
  • 一些返利网站蜕化成非法集资传销平台
  • 美洲金银在东西方的两种结局
  • ■外论一瞥
  • 稳增长稳物价:货币政策一肩两任
  •  
    2012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此次降息蕴含了多重意图
    经济下滑超预期 政策被迫“保增长”
    一些返利网站蜕化成非法集资传销平台
    美洲金银在东西方的两种结局
    ■外论一瞥
    稳增长稳物价:货币政策一肩两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此次降息蕴含了多重意图
    2012-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央行宣布了今年以来的首度降息,这也是时隔三年半以来首次降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同降、同浮动的政策举措,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尝试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谓稳健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创举。

      今年一月初的“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如今,近半年过去了,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压力和放缓预期。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8.1%,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放缓趋势。进入4、5月后,PMI、工业增加值、“三驾马车”等数据均显示经济仍处于放缓态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依旧,钢贸行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银行信贷投放谨慎度提升,信贷投放萎缩,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下降。从国际看,欧债危机的蔓延,日本和美国经济相继陷入困境,外部需求减弱成了中国经济下行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有鉴于此,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总理在武汉调研并主持召开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以及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都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后,政府各部门也都是围绕着稳增长及时预调微调相关政策,以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对央行在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上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从今年五个多月来的货币政策运行情况看,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政策工具,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下,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货币信贷供给,保持着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最突出的是根据流动性供需状况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现金需求的变化,央行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其中正回购和逆回购交替操作,尤其是逆回购已跃居流动性管理工具之首,正成为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工具,而回购利率对市场的引导作用也将逐步凸显。2月24日、5月18日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资金8000多亿元。继续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适当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以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对粮食主产区和西部地区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600亿元,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6月1日起,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兑日元直接交易。

      应当清楚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放缓压力,主要还是因为调结构、转方式而主动放缓的结果。房地产调控、限制三高产业、控制低水平盲目扩张行为等等,都会引起经济增速放缓,但无疑这对提升经济质量大有裨益。因此,眼下如果因为经济放缓压力增大就彻底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方向,比如通过最传统、最直接也是最立竿见影的政策刺激办法,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以及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则各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就很有可能重返以往低水平、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老路。但是从上到下,大家都已明白,世易时移,老路再也走不通了。通过主动调控让我国经济朝着“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扎实前进。只要走得扎实,调结构、转方式能够逐步取得成效,则经济适度放缓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更是正常的。而且,随着政府预调微调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不断回升,经济指数的拐点或将在今年三季度出现。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会逐步企稳,不会出现大幅下滑,更不可能出现所谓“硬着陆”。

      为此,从上述货币政策操作情况看,稳健货币政策区间的上轨就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下轨;稳健货币政策的下轨又是适度紧缩货币政策的上轨。当经济上行并出现偏热迹象时,货币政策操作就朝着适度紧缩方向偏移;当经济下行并出现偏冷迹象时,货币政策操作就朝着适度宽松方向偏移,而且偏移范围一直把握在稳健货币政策区间内,这就是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由此观之,尽管央行在年内已二度下调存准率首度降息,却并不表明货币政策已转向适度宽松,而仍运行在稳健货币政策区间。而且,上述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其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的组合速率恰到好处且整体比较温和,与当前中国经济仍运行在政府比较理想的目标区间相一致。

      鉴于最新统计数据5月CPI同比增长3%,创23个月新低;5月PPI同比下降1.4%,创30个月新低,下一步,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会进一步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度调节。同时,会进一步加大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的指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信贷需求。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