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专版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什么是投资?
  • 投资时光2008VS2012
  • 分级基金上市首日套利有技巧
  • 巴菲特投资善行无迹
    善人者善用不善之人
  •  
    2012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周刊
    什么是投资?
    投资时光2008VS2012
    分级基金上市首日套利有技巧
    巴菲特投资善行无迹
    善人者善用不善之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什么是投资?
    2012-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鹏华基金固定收益部

      ⊙鹏华基金固定收益部

      副总经理 阳先伟

      

      谁要是在正式场合提出作为标题的问题,很可能会被当成恶作剧。其实,这看似无需回答的问题,并不比“什么是存在”之类的哲学问题更加无聊——比如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每天使用着“投资”一词的人们,对“投资”的理解却大不相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养鸡下蛋是投资,买卖房产是投资,去银行存钱或买理财产品是投资,买卖古董字画、邮票纪念币是投资,买卖红木家具和紫砂壶等东西也是投资。最后,对于金融投资机构来说,买卖股票债券乃至几个月之后的小麦玉米等等居然还是投资。此外,多数人还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认为别人做的事情不是投资,而是“投机”——这个词就不那么光彩,近乎“赌博”的同义语了。

      为了避免在名词上过多的争执,我们姑且承认上述所有活动都是投资。这样一来,我发现从众多的“投资”活动中,大体可找到两类极端的模式:

      第一类投资以获取未来投资标的本身所产生的现金流为目的,典型的代表是固息债券;我们投资这类债券是为了获得给定的利息。

      第二类投资着眼于物品的稀缺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升值潜力,古董字画邮票等等都是此类投资的典型代表。这一类投资标的本身不能产生任何现金流,其价格完全取决于稀缺性。稀缺性的首要前提是供给十分有限(至少相对人们持有的货币来说);同时,它也是具有强烈主观情绪色彩的概念。

      现实中其他投资标的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也就是说,它们或多或少能产生一些未来现金流,同时也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稀缺性,从而具备“收藏品”的某些特质。如房产本身能产生租金收入,但是某些房产的价格却远远超出了租金的现值,这就只能解释为独特地段(供给受限)和人们独特偏好的合力下形成的稀缺性作祟。

      金融市场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例如:股票因能获得企业盈利的分配,毫无疑问地具有“类债券”的某些特征;在投资学的教科书里,市盈率以及企业盈利增长等因素都是评价股票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我们常常看到某些股票由于流通盘较小、具备某些特殊概念,容易吸引大量投资者关注等因素,价格大幅高于企业盈利所能解释的水平。有人将这种现象归结于投资者素质不高,斥为“投机”、“博傻”,当然有道理;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却恰恰是该种股票稀缺性的反映。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其实什么是“投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想要哪种“投资”。如果我们希望股价能大体上反映企业的盈利和增长前景,从而合理地引导资源配置,那么努力方向就应该是尽可能减少股票的稀缺性,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收藏价值”。反之,如果上市身份就具有高度的稀缺性,那么企业盈利对于股价的重要性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