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专 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专 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强势邦权阻碍新德里拍板
  • 利率政策还应着眼转变银行经营模式
  • 小企业税负之困:不“偷逃”难生存
  • 页岩气开发如何实现资源与环保和谐发展
  • 最精简的模型往往最复杂
  • 蓝筹股逾50%就有底气称蓝筹市场了
  •  
    2012年6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强势邦权阻碍新德里拍板
    利率政策还应着眼转变银行经营模式
    小企业税负之困:不“偷逃”难生存
    页岩气开发如何实现资源与环保和谐发展
    最精简的模型往往最复杂
    蓝筹股逾50%就有底气称蓝筹市场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率政策还应着眼转变银行经营模式
    2012-06-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左晓蕾
      左晓蕾

      当前的利率政策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贷款利率仍有继续下调的必要和空间。不对称的利率调整可能兼顾稳增长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假如存款利率不变而缩小存贷利差,则既可发挥稳增长的作用,也能推动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迈出实质的一步。

      许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次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了基准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这大有利于加强银行竞争性和自主定价能力的培养,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一个进步。基准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如果能够实施不对称利率调整机制,或许更能兼顾稳增长和改革调整两大目标。

      利率是资金成本,是企业追求信贷投资回报率首先必须考虑的最基本因素,也是投资决策的决定因素之一。当前数据显示,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驱动力的角度分析,无效投资需求下降是经济增长下滑的主要原因。比如房地产调控,过剩产能行业调控以及调整一些行业的盲目投资思路,遂使房地产、有色金属行业和铁路建设的投资出现明显的下降态势,经济增速由此放缓。

      下调贷款利率有利于释放有效投资需求,对于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稳增长需要“稳投资”。如何稳投资?当然不能通过恢复无效投资需求、推动房地产再次泡沫化、释放过剩产能来稳投资。必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才能达到稳增长的目标。

      在当下的中国,中小企业是最直接的有效投资需求主体。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达到超过总就业水平的80%,民营经济创造的GDP达到经济总量的60%。稳定中小企业的投资需求,对稳定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中小企业信贷投资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经济下滑的形势下,银行加强风险防范,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便成了是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招式。

      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时候,央行降低贷款利率下限,引导银行下调贷款利率,对于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非常重要。特别是那些有订单需要短期周转资金的加工贸易企业、为大公司配套零部件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利润率较低但劳动密集创造就业的中小企业,降低基础利率减少资金成本是非常实质性的支持。企业得到保持正常运行的资金投入,释放生产能力,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较低的信贷利率与中小企业税收减免结合,较大地降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占经济60%的民营经济的有效投资需求,应该是稳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利率下调对稳定铁路建设的有效投资需求也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建设存在巨大投资需求。但在高铁投资的盲目性得到纠正后,铁路系统呈现投资缺口和偿付债务的双重压力。调整贷款利率,降低铁路系统还债的压力增加还债信用,为铁路通过银行融资合理布局中西部的交通运输做了一定的铺垫,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参入铁路建设投资。如果能有进一步的政策引导,比如在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T之类的投资模式,让民间资金成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资金的主力,或将使中西部地区的有效投资需求呈现更具竞争性的格局,而不完全依靠银行融资,这样既能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又能实现民间资本投资围绕实体经济释放有效投资需求的目的。

      信贷利率下调有利于提升一些边际投资收益较小的企业的投资意愿。比如一些服务性行业。边际收益较低使扩张性投资处于投和不投的两可之间。贷款利率的下调扩大了投资的边际收益,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的意愿。特别是如果提升对一些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消费的供给意愿,短期内增加稳增长的保证,中长期来说将推动服务业的不断发展。

      降低利率还缓解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还债风险。审计署数据显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超过十万亿的银行信贷。据银监会排查,其中超过2万亿没有被覆盖,换句话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约2万亿之巨的违约风险。降低贷款利率,无疑降低了被覆盖的银行信贷的还贷压力,也一定程度降低了违约风险。当然,最终解决平台风险还需要更多的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和各方更大的努力。

      无疑,基准贷款利率的调整是“稳增长”的积极措施。不过,笔者以为,当前的利率政策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首先,贷款利率仍有继续下调的必要和空间。0.25个百分点的下调幅度,对于资金成本只有非常边际的影响。若累积到一个百分点甚至更大的下调幅度,释放有效投资需求的功效会更突出,稳增长的效果将会更显著。而且,存贷款仍然存在近3个百分点的利差。

      其次,不对称的利率调整可能兼顾稳增长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从稳增长的角度看,降低贷款利率对推动有效投资需求的作用是非常确定的,但同样幅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在由负转正不久的实际利率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情况下,一方面是降低了存款人的实际收入,不利于推动有效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这也是牺牲存款人的利益保护银行的利差收益的做法,事实上也是对存款人的不公平。对于银行来说,利差收益得到政策保护,也就没有动力实行必要的经营模式改革,减弱推行差异化经营和培育竞争力的动力。这对推动利率市场化,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负面的。从这个角度看,对称下调存贷款利率,即没有效率提升也没有兼顾公平。当然,给基准存款利率留下10%的浮动空间,确是个不小的进步,至少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存款和投资回报情况,一定程度上做出各自不同的上浮下浮的调整。特别是在各银行积极“拉存款”的过程中,这必定会形成一定的竞争态势,这当然对存款人是有利的。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依然主要依靠利差收益的经营模式,存款利率的浮动也可能造成新的扭曲。

      以当前的形势,笔者以为,不对称调整贷款利率,假如存款利率不变,缩小存贷利差,则既可发挥稳增长的作用,也能推动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将迈出实质的一步。

      (作者系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