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专版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期货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稳增长政策有助经济企稳回升
  • 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 利率市场化
    银行怎么办
  •  
    2012年6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稳增长政策有助经济企稳回升
    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利率市场化
    银行怎么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率市场化
    银行怎么办
    2012-06-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茉楠

      ⊙张茉楠

      

      央行此次降息加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也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前奏。然而,在利率市场化被撬动的重大机遇面前,银行业依靠传统存贷差作为高盈利的模式也正面临着严峻考验。银行业真的准备好了吗?

      不过,首先要问,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这是指存贷款利率均按照市场供需定价,由市场调节。而中国目前的利率管理制度,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但不能上浮,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有限。此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行的3.5%下调至3.25%,一年期贷款利率由现行的6.56%下调至6.31%。经计算,此次调整前后银行息差将减小三成多,这将直接冲击银行业的利润。

      与成熟市场不同,中国转型经济中存在着二元金融结构,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分割。近十年来,由于正规融资渠道的利率和信贷管制,大量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制之外,使得央行利率政策的传导较为复杂,并且常常遇到“梗阻”,导致金融信号失真,使整个市场金融资源配置形成了低效率短板效应。

      而在传统的利率管制环境下,银行业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较大,不仅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和借贷成本。而民间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的价差,还导致地下金融泛滥,潜伏着非常大的经济金融风险。因此,只有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体系,才是促进中国经济金融转型的根本之道。

      当然,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带来一轮新冲击。一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等多数金融机构延续传统的“吃利差”盈利模式,银行的净息差普遍在250~300个基点,这一块收入构成了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银行业“旱涝保收”的关键。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部分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增速则同比超过五成,甚至更高,这也被视为银行业“与民争利”,与“实体经济争利”的症结。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为了“揽存争贷”,“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下降”的局面不可避免,银行会根据各自的资产负债结构、存贷比、资金的充裕程度、资金成本等因素来确定的利率水平,银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尤为激烈。而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却没有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如果银行业务还是拘泥于传统的利差收入,那么,在新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让银行在短期内的日子不那么好过。

      此外,利率市场化也将挑战银行资产负债表状况。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基准利率上升,将会加重政府债务利息负担,并影响到银行业资产状况。眼下受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质量波动、房地产贷款质量波动影响,部分银行拨备压力逐渐增大,资产质量波动反过来又影响银行的利润留存能力,在外部筹资环境不宽松的情况下,部分银行短期内无法筹到必需的资本数额。

      根据已公布数据,我们按照6.2 万亿来预计平台类贷款,2012 年2 季度开始,平台类贷款将进入集中清偿期,预计本年到期需要清偿的平台贷款占比20%左右,从而集中风险敞口是1.24 万亿。如果这类贷款的不良率提高1%,不良贷款余额增加124 万,因此,未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并不容乐观。

      再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银行业所依赖的高利润的宏观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中国正在告别两位数的增长,经济增速将下一个台阶,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运行。统计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经历了“超高速增长”,年均GDP同比增速达10.48%。而“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年均计划目标分别是8%、7%和7.5%。这中间的落差将缩小。而由高储蓄-高投资率支持的资本存量扩张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过度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增长模式不能持续。在经济大潮退潮之后,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问题将会显现出来。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契机,它将倒逼银行业加快盈利模式调整。银行业需要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增加金融市场及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通过更多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来提高竞争力,这是银行业转型的出路。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