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
  • T3:艺术资产
  • T4:艺术资产
  • T5:艺术资产
  • T6:艺术资产
  • T7:艺术资产
  • T8:艺术资产
  • 编读往来
  • “画廊联盟”
    探索上海一级市场新模式
  • 版画,待开发的投资地
  • 国内首件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创雕塑拍卖纪录
  •  
    2012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T4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T4版:艺术资产
    编读往来
    “画廊联盟”
    探索上海一级市场新模式
    版画,待开发的投资地
    国内首件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创雕塑拍卖纪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内首件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创雕塑拍卖纪录
    2012-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威尼斯浮云》

      ⊙记者 唐子韬

      

      记者6月26日获悉,在刚刚结束的保利2012春季拍卖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上,蔡志松作品《威尼斯浮云》以690万元成交,创造中国内地雕塑家个人成交纪录。

      该作品创作于2011年,是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浮云》其中的一件(估价300万-400万元,全作品共由5件组成,尺寸:720×650×350cm;材质:不锈钢)。以260万元起拍,经过几轮角逐,最终以690万元成交。

      这是蔡志松继香港苏富比2005年秋拍、2006年春拍,第三次创造中国内地雕塑家的拍卖纪录。

      《威尼斯浮云》是蔡志松继《故国》、《玫瑰》之后第三个系列《浮云》的开篇之作,此次参拍作品曾受到广泛关注。

      蔡志松认为《威尼斯浮云》打破国内雕塑拍卖纪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一个信号,让大家看到雕塑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他说。

      蔡志松认为,长久以来艺术形式的差别导致了雕塑市场的萎靡。其中,雕塑可的复制性是制约其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对于已从事雕塑创作10多年的蔡志松来说,“雕塑的时间成本、劳力成本以及金钱成本是架上绘画的10倍以上。”因此,蔡志松认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仅仅是表达方式的差别,因此雕塑价值被严重低估是没有道理的”。

      作为在学术和市场上取得双向成功的新一代雕塑艺术家,蔡志松并不排斥市场的力量,他认为没有艺术市场的推动,艺术创作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面貌。对于未来雕塑市场的前景,他直言,“我希望有人能拍到更高价,绘画都已经拍到7000多万,相比而言雕塑的价格连700万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