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专 版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估值创历史新低 基金称2200点“踏空”风险更大
  • 回归防御基金
    “躲进”消费股
  •  
    2012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基金周刊
    估值创历史新低 基金称2200点“踏空”风险更大
    回归防御基金
    “躲进”消费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估值创历史新低 基金称2200点“踏空”风险更大
    2012-07-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漫画 高晓建

      棋至盘中,投资者的预期开始转向悲观,随之而来的是A股市场的又一场“寒流”,上证指数在上周创下近5个月的新低,2200点告破。

      随着A股市场的“跌跌不休”,上周沪深300的整体市盈率已经跌破了今年1月5日的最低点10.19倍,创下历史新低。

      在部分基金投研团队看来,目前市场已经迎来了估值底,而政策底也有望成为2200点附近的支撑力: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升级为价格型,表明管理层刺激经济的政策力度开始加大。财政政策方面,随着投资者逐步接受此轮政策放松的“温补”特性,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有望合理回归,财政投资加码对于经济的边际改善作用也有望得到市场认可。

      不过,政策效应的体现必然是一个长效过程,经济何时见底以及这个底有多长,市场说法不一,在2012年“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尽管市场仍然面临着企业盈利增速下滑和全球经济减速等负面影响,但站在沪综指2200点附近的位置,基金经理认为,踏空A股的风险要远大于买在“山顶”的风险。

      ⊙本报记者 吴晓婧

      投资者预期转向悲观

      上证综指急速坠落,上周四更是一度跌破2200点。在基金看来,市场的下跌源自投资者预期变得悲观。

      “伴随物价压力的缓解,影响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已转移至政策放松预期与基本面持续下行之间的博弈上。而近两周,汇丰PMI和煤炭价格等数据都让市场对经济趋势颇为担忧。” 海富通基金投研团队指出,在基本面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近阶段政策却未显见放松迹象,相反上海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限购再度升级的消息,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A股市场6月下旬以来的走低。此前,市场有预期认为经济或将在二季度见底,然而目前看来,经济增速仍然表现出下滑趋势。

      上周四汇丰公布的数据显示,6 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8.1,较5月份终值48.4回落0.3个百分点,海富通基金指出:6月汇丰PMI已经创七个月新低,并连续第八个月处于荣枯分水岭下方。目前种种迹象导致市场对于6月份及二季度的经济数据都颇为谨慎。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认为,目前的政策放松已提早被市场所预期,如果后续没有推出譬如彻底放松楼市调控等刺激政策,A股市场向上的空间有限。这也是最近虽然利好不断,但市场视而不见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过去两周,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并未发生任何显著的变化,因此从6月21日开始的这轮下跌,在时点和跌幅方面出乎大多数机构的预期。

      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造成本轮下跌的原因可能包括:其一,部分机构在之前预期美联储将推出QE3,因此固守周期股等待反弹。6月20日美联储会议后,预期落空,开始抛售周期股;其二,部分机构之前预期中央将推出强力的财政扩张政策,该预期落空,于是开始抛售之前买入的周期股;第三,煤炭、有色、建材等周期性行业的盈利被大幅下调,导致股价下跌;此外,季末流动性紧张。

      寇文红认为表示,“我们不确定哪种因素、抑或其他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从盘面上看,这种短期内迅速下跌,一定是部分机构率先抛售引起的杀跌,而这一定是投资者预期转向悲观导致的。”

      2200点“争夺战”的操作分歧

      市场急速下跌中,加仓还是减仓,成为近期基金经理十分纠结的问题。

      “2200之上,我们开始逐步提升仓位,但市场后来轻松跌破了2200点。”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我们目前已经停止加仓,开始反思是市场过于悲观还是我们的判断出现问题。

      在多数投资者备感失落时,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表示,近期管理层确实在逐步推进谨慎宽松政策。随着大型项目陆续上马、楼市政策小幅放松和降息、降准等措施出台,三季度可能会迎来经济和企业盈利逐步筑底。如果经济环比改善程度或速度超出预期,就是好的投资机会。“三季度我们肯定不会进一步减仓。”杨玲说。

      业内一家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认为,2100点到2300点是底部区域,随着三季度经济阶段性见底,会考虑逐步加仓,据了解,目前该私募基金仓位为5成。

      不过,也由基金投研团队认为,反弹时机是否到来尚需观察。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将略有好转,欧债危机将暂时平静,不会发生极端事件,这给A股反弹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短期内市场触底和反弹的时点确实很难判断。“虽然6月29日市场反弹,但这种反弹并非经济基本面或强力的政策刺激导致的,因此其持续性可疑。”

      寇文红表示,目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并无改善。很多周期性行业盈利预测被下调,行业指数的下跌趋势已经形成,即使到三季度,行业基本面也不太可能改善。从机构行为来说:部分专户、私募可能被迫清盘;不少机构在白马股中抱团取暖,但是历史一再证明,抱团取暖是靠不住的,取暖者都很清楚“先跑者受损小”的道理;目前很多基金年初以来净值累计增长率在5%以内,管理者可能为了保住绝对收益而减仓。这些都会导致A股短期内继续下跌。“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观察,等待底部出现再进行右侧交易,即宁愿错过,不可做错。”

      基金的分歧也体现在了仓位的变动上,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测算,上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在之前一周基础上微降。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2.07%,相比前周降0.78%;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6.38%,相比前周升0.01%;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8.16%,相比前周降0.64%。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偏股方向基金继续有轻微主动增仓。

      从具体基金来看,上周基金操作分化显著,增仓基金仍高于减仓基金。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180只基金主动增持幅度超过2%,其中64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而与此同时,125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其中45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

      估值创新低市场反弹一触即发?

      随着A股市场的“跌跌不休”,上周沪深300的整体市盈率(TTM法)已经跌破了今年1月5日的最低点10.19倍,创下历史新低。

      “除了估值底,政策底也有望成为2200点附近的支撑力。”国投瑞银基金认为,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升级为价格型,表明管理层刺激经济的政策力度开始加大。对于政策利好,当前市场存在弱化反应,随着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政策底有望被市场充分认识并转化为上涨动力。今年以来,市场多次出现超预期“拐点”,大盘往往在投资者热情高涨之时掉头向下,也会在人气降至冰点之时柳暗花明。连续大跌很可能引发技术性反弹,在恐慌情绪宣泄后,预期的逐步明朗或令市场在6月末实现“翘尾”。

      “眼下很多券商一致性预期:经济将于三季度见底。通胀的下行将为政策放松提供空间,随着政策的发力,三季度市场或可能面临向上推力。”对此,海富通基金认为,由于三季度政策放松的时机和力度仍存在不确定因素,随后通胀及海外市场的风险因素也可能将为四季度市场增加不确定性,未来资本市场投资仍需保持谨慎。

      “目前是处于经济冷,政策开始变暖,还没有真正变热的阶段,股市的起伏是很正常。这个时候应该是属于一个进餐的时候,总体而言蓝筹股中大部分已经有好的价值。”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表示,现在A股很便宜,下半年市场将呈现震荡向上走势,偏好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股,而对于创业板和绩差股要尽量规避。下半年重点配置行业:金融、地产、品牌消费、先进制造等,银行股将会有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