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淘宝借道掘金 基金第三方销售市场陡生变数
  • 当基金“爱上”淘宝 伤了谁?
  •  
    2012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淘宝借道掘金 基金第三方销售市场陡生变数
    当基金“爱上”淘宝 伤了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当基金“爱上”淘宝 伤了谁?
    2012-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文清 ○编辑 张亦文

      当基金“爱上”淘宝

      伤了谁?

      ⊙记者 王文清 ○编辑 张亦文

      

      淘宝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商户的创业梦想,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海量商品的快速搜索、比较和购买平台。但是,当基金遭遇淘宝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市场反应呢?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把基金放到淘宝上,对基金行业来说可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这个挑战也将在多方面促进基金行业的进步,其意义不止在于扩大基金销售方面。

      淘宝网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一方面是便利性和价格优势,第二个方面是消费者可以参考其他客户对所购商品的评价进行决策。以基金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如果要想在淘宝上实现销售目标,势必需要保留上述两个方面的“淘宝优势”。作为虚拟产品的基金联姻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在便利性方面无疑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费率优势较传统渠道亦可大幅度降低,但关键点在于基金在淘宝网是否能经得起千千万万挑剔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评价。就目前的熊市环境和基金的理财能力来看,相当数量基金遭遇差评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对于淘宝的商户来说,过多的差评无疑是宣布了自己在“淘宝”上命运的终结。

      “淘宝”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他把每个消费者对商品的投票权进行公示,并据此给商户进行星级评价,这一评价反过来又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基金如果延续“淘宝”的这销售一模式,势必将面临在一个中国最大的销售平台上接受投资者的考评,而且这个评价是公开的,相互影响的。虽然基金行业目前已经有较为完备的评价评级体系,有独立于基金公司的第三方机构每天对基金做出评价评级,但这些评价的结果并不是建立在投资者消费体验基础之上的,且传播范围有限,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影响力远无法与“淘宝评价”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淘宝的评价是每一个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做出的,并不能被商户进行全面“公关”,类似与全民普选制度。基金进“淘宝”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够承受这一“消费者评价公示”的考验。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基金进驻淘宝网如果不是为了做广告,而是确实希望嫁接这一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为更广泛中小投资者理财的理想,那么这将是基金业的一个巨大进步。因为淘宝网的模式将会推动基金业提升管理能力和对基民的服务能力,在“公示大众投票权”的威慑下,在淘宝网的平台上将产生更快速的优胜劣汰,这将倒逼基金管理人勤勉尽责。

      目前金融理财产品进驻淘宝网等大型电商平台仅仅是迈出了极小的一步,基金在淘宝的直接销售还有待于监管部门的政策许可。但从电子商务的巨大影响力和时代的发展来看,技术进步最终将改变一切。基金是所有理财产品中最为透明的品种,也是最为规范的品种,基金应该有勇气和能力首先进入淘宝网这样的大众电子商务平台经受检阅,市场各方不妨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