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初期投入上亿 做好三年亏损准备
    外资财险“叩门”交强险在即
  • 信用债质押遇瓶颈 回购制度创新需协调推进
  • 上海银行业总资产
    达8.75万亿
  • ■机构一线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中国平安斥资10亿
    成立创新投资基金
  • 配置实物黄金
  • 恒生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4%
  •  
    2012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初期投入上亿 做好三年亏损准备
    外资财险“叩门”交强险在即
    信用债质押遇瓶颈 回购制度创新需协调推进
    上海银行业总资产
    达8.75万亿
    ■机构一线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平安斥资10亿
    成立创新投资基金
    配置实物黄金
    恒生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4%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初期投入上亿 做好三年亏损准备
    外资财险“叩门”交强险在即
    2012-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外资财险采取“两线并举”模式介入交强险:一是对现有企业客户进行“二度开发”,使其再度成为车险客户;二是建立电销渠道,建立车险直销模式。
      尤霏霏 制图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5月1日起便向外资敞开的交强险大门,如今开闸已满三月,却始终未见外资财险有何“风吹草动”。究竟如媒体所言,是被国内交强险巨亏吓怕了?还是另有隐情?

      据本报从市场一线了解到,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在华外资财险已经向保监会递交了经营交强险业务的申请,由于走流程需要一定时间,目前仍未有公司拿到监管批文。另外,也有若干外资财险由于还在讨论调研阶段,或受“分改子”尚未获批等原因,目前仍未向监管递交经营交强险的申请。

      一家外资财险中国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6月下旬,他们收到了保监会关于外资开办交强险业务的具体流程说明。首先,需要向保监会提交变更业务范围的申请;获得批准后,再根据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的资格要求,申请经营交强险业务的资格。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前期已与中资同业有过车险合作(外资经营商业车险、中资经营交强险)的美国利宝互助、日本三井住友已经递交了经营交强险的申请,并被视为最有希望“破冰”的外资财险。“因为他们前期开发过管理系统、组建过车险人才团队,因此最先获批的可能性大。”一位外资财险公司人士分析称。

      此外,5月1日正式开闸后,美亚保险也在此后两周内迅速开始递申请走程序。另外,富邦、东京海上、三星、国泰、安联等多家外资财险也已经或正在准备行动起来,“叩门”中国交强险。交强险大门的敞开,意味着外资财险真正意义上可以全面涉足中国车险市场。

      对于以何种模式涉足,从记者采访了解来看,外资财险不外乎“两线并举”。一是对现有企业客户进行“二度开发”,使其再度成为车险客户;二是建立电销渠道,建立车险直销模式。

      上述人士分析说,“如果只挖掘现有客户资源,虽然成本小但规模很难做起来。因此,如果想长期经营车险,建立电销模式,是迟早的事。”至于中资同业依赖的中介渠道,外资财险似乎并不“感冒”,“维护中介渠道,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利润也较为有限。”

      一家正在焦急等待保监会批文的外资财险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中国交强险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因为他们在进军车险市场后,将会在商业车险上下工夫。“由于初期需要在渠道、人才、团队、系统上有上亿的投入,因此,我们已经做好了头三年亏损的准备。”

      对于外资的进入,中资车险经营商们显得十分“淡定”,坦言并没有感觉到“狼来了”的气势。一家中资财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说,外资财险公司在软硬件客观条件上的参差不齐,决定了他们全面进军中国车险市场不可能“一拥而上”,而是分批、分期涉足。

      另外,一个现实的情况是,相比中资,外资财险在华网点覆盖非常少,最多的也只有不超过5家分支机构。再加上本地市场历史经验数据不足,对于经营车险业务而言,外资并没有很强的技术管理优势,最多只是在产品、服务上更凸显一点人性化。

      这样来看,短期内,外资全面进军车险市场,对现有保险市场格局的冲击有限。

      不过,虽然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而言,站在整个保险市场的角度来看,对外资全面开放车险业务,并借此引进吸收外资在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来有利于推动我国车险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来也能以充分的规模效应来分摊成本,从而以竞争推动整个车险市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