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初期投入上亿 做好三年亏损准备
    外资财险“叩门”交强险在即
  • 信用债质押遇瓶颈 回购制度创新需协调推进
  • 上海银行业总资产
    达8.75万亿
  • ■机构一线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中国平安斥资10亿
    成立创新投资基金
  • 配置实物黄金
  • 恒生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4%
  •  
    2012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初期投入上亿 做好三年亏损准备
    外资财险“叩门”交强险在即
    信用债质押遇瓶颈 回购制度创新需协调推进
    上海银行业总资产
    达8.75万亿
    ■机构一线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平安斥资10亿
    成立创新投资基金
    配置实物黄金
    恒生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4%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2-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枫林

      ⊙记者 王媛 ○编辑 枫林

      

      转眼间,银行间债市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选择在此时探讨债市制度创新和提高流动性,颇有意义。

      早在1997年成立之初,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个名副其实的“银行间市场”,仅有不到20家银行机构参与,而现在,已成为上万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大市场,201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量为6.8万亿人民币,为1997年的35倍。

      市场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投资者群体的多样,也激发了市场成员对制度创新的期许,盼流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其中,回购制度创新是主要方向。

      自我国回购制度诞生以来,以质押式回购为主的回购交易,一直是推动债券交易量上升的首要因素,虽然交易量大于现券交易,但其近年来的活跃程度的提升速度却远落后于现券交易。

      其中原因有二:一是银行间回购可质押的债券多为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信用债由于授信原因,银行多不大愿以信用债作为质押品。二是与交易所回购市场相比,银行的投资风格整体较为稳健,杠杆倍数相对较低,因此交易活跃度相对不高。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15年后,现在正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十有五而志于学,未来应持续不断地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制度创新,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效率的市场规则。”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白伟群如是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除了完善回购制度,从完善债券定价机制,提升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到完善做市商机制,提高做市商积极性,扩大做市规模、券种和影响力等,都将成为未来债市发展源源不断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