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数据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惊险24小时 闽灿坤B停牌前上演“生死时速3”
  • 保壳“靠创意”善后更靠谱
    闽灿坤B“重大事项”有悬念
  • 投资者博弈退市预期
    多空激战*ST长油
  • 我愿承受风险,
    但不能忍受被忽悠!
  •  
    2012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惊险24小时 闽灿坤B停牌前上演“生死时速3”
    保壳“靠创意”善后更靠谱
    闽灿坤B“重大事项”有悬念
    投资者博弈退市预期
    多空激战*ST长油
    我愿承受风险,
    但不能忍受被忽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愿承受风险,
    但不能忍受被忽悠!
    2012-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郭成琳 ○编辑 孙放

      

      我是一个长期持有闽灿坤B的老股民。

      从7月23日到8月1日,我一直惶惶不安,反复查了许多资料,直到看到公司7月31日三个月内不会筹划重大事项的公告,才确认退市无可避免。于是,我在极度郁闷、几乎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全力出逃。

      但在8月1日晚,看到公司“拟筹划重大事项,进而停牌”的公告时,瞬间被震惊了。

      这一段时间,媒体每日跟踪报道闽灿坤B,时刻向市场传递最新资讯、提供权威分析,但可曾真正理解一个持有闽灿坤B的老股东的辛酸?

      闽灿坤B从19年前的台商第一股,到如今几成定局的跌破面值退市第一股,我几乎全程经历了、见证了它的发展:特例上市、坚持分红、经营下滑、突然触发退市条件、危言耸听持续跌停、放量出逃后停牌自救。这背后,有我长期的等待与坚守、瞬间的仓皇与失措、发现被愚弄的愤慨与无奈,以及最后五味杂成的酸楚与自嘲。

      我的心路历程、或者说是投资“反面”教例吧,相信也是闽灿坤B三万多小股东的缩影。让我来一点一点告诉你们吧,希望待退市风波尘埃落定,媒体、投资者、上市公司、监管层,都能真正把中小股东的利益放在眼中——其前提,是换位思考、心境同一。

      曾经慷慨公司为何“首退”?

      灿坤集团为台湾商人吴灿坤1978年于台湾成立,是全球知名小家电专业制造商。1988年,吴灿坤携90万美元到厦门设厂。2001年,闽灿坤年产小家电3000万台,营业总额达27.98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家电制造企业之一。此时,灿坤集团完成了中国内地、中国台湾、美国三地的上市。

      我是厦门本地人,闽灿坤B1993年6月在B股上市后,我买了一些。但为什么愿意长期持有闽灿坤B?除了后来一直浮亏不愿意割肉外,我可以说,这个公司曾是B股分红配送最慷慨的之一。

      我记得,她最多的一次分红是在上市之初。闽灿坤B在上市的第一年,实施了每10股派现4.64港元的分红方案。

      上市19年,闽灿坤B坚持长期分红或是配送股份,股本从1.48亿扩容到11.12亿。从1993年至2011年度,闽灿坤B仅累计分红便达到2.1亿港元,而1993年闽灿坤登陆B股实际募资仅1.78亿港元。

      从业绩来说,由于近年闽灿坤B推行3C战略的失败,业绩开始下滑。但对比起A股许多ST公司,闽灿坤B只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亏损;而对另一些A+B公司,业绩更远不如闽灿坤B,由于没有触及A+B股价同时低于1元面值的政策底线而无退市之忧,让我很难接受。

      短短数天为何说变就变?

      今年6月底,深交所推出退市新政,征求意见结束后将纯B股纳入施行范围,仅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面值的,其B股股票将直接终止上市。这一规定将闽灿坤B及我们这些股东“打击”得措手不及。我们只是小股东,跟不上急速、剧烈的政策变化,直到闽灿坤B公告风险那一天,已经措手不及。

      从7月23日首次提示退市风险到8月1日,闽灿坤B毫无意外连续第8个跌停,以0.45港元收盘。这时公司已连续第18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距离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面值的退市红线已完全无险可守。

      这期间,闽灿坤B发布过9次“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以及若干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措辞中均无任何保壳之意。

      如7月26日,闽灿坤B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至少三个月内不存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发行股份等事项”。7月31日,闽灿坤B进一步承诺,不筹划重大事项的主体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延伸到公司。

      但到8月1日晚,闽灿坤B却突然公告停牌,拟筹划重大事项。当天交易时间,公司一改前几日微量跌停的走势,放量351万港元,我也正在那一天割肉离场,当时心想还算逃过一劫!

      闽灿坤B是不是在筹划缩股等方式避免退市?我不知道。但即便不是,若公司筹划实际控制人全面要约收购、上市公司回购等方式,也可保护股民利益。

      据闽灿坤B2012年一季报股东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合计持股45.42%。我曾计算,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仅剩下不到5亿港元,也即只需支付不超过约2.7亿港元即可完成私有化。而闽灿坤B目前收盘价折合人民币为0.37元,已低于公司一季度每股净资产0.41元。

      另一方面,闽灿坤B去年收入达到29亿元,公司现金流呈正流入,今年一季报账上的货币资金就有8亿多元,远超其市值。

      无论要约抑或回购,目前看都与我无关了。对于新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刻及时,我愿意承受风险,但不能接受公告食言、预期反复、愚弄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