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土地金融户籍“三箭齐发” 城乡一体化加速破题
  • 股市信心人气亟待恢复
    专家提出六项建议(上接封一)
  • 抑制绩差股投机炒作
    鼓励自愿主动退市
  • 国内液化气市场高调反弹
  • 稀土准入条件将淘汰20%产能
  • 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昨开业
  • QFII暗涌低位布局
    近两月净汇入88亿(上接封一)
  •  
    2012年8月7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土地金融户籍“三箭齐发” 城乡一体化加速破题
    股市信心人气亟待恢复
    专家提出六项建议(上接封一)
    抑制绩差股投机炒作
    鼓励自愿主动退市
    国内液化气市场高调反弹
    稀土准入条件将淘汰20%产能
    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昨开业
    QFII暗涌低位布局
    近两月净汇入88亿(上接封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信心人气亟待恢复
    专家提出六项建议(上接封一)
    2012-08-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股市信心人气亟待恢复

      专家提出六项建议

      (上接封一)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多样化长期机构投资者,健全新股发行体制与退市制度,强化上市公司及证券中介的诚信建设与法治建设,严厉打击欺诈上市、信息造假、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犯罪行为等需要组合推进与实施。

      建言二:借鉴社保基金模式引入长期资金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目前大量股票价格处于历史低位,部分股票的股息率已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社保资金审计结果显示,2011年底3万亿社保基金结余资金中,高达96.45%的资金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

      “现在很多股票的股息率达到4%左右,对于这些长期回报比较稳定的投资标的,社保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考虑将其纳入长期投资组合中。” 李迅雷建议各地社保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运作模式,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并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考核。

      “社保资金入市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保基金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可以给股市注入新的资金。”李迅雷强调,作为机构投资者,社保资金无须缴纳红利税,4%左右的股息率就是这些机构的实际收益率。

      对于引入机构投资者,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博士认为,扩大QFII规模长期来看对于资本市场是利好,但是由于当前宏观经济的不乐观,机构的增仓意识也较为有限。

      建言三:减免重复征税 降低交易成本

      对于市场关注已久的红利税等市场交易成本问题,有专家认为应当适当减免甚至取消红利税。

      “我认为红利税应该降低,甚至应该考虑取消它。”李迅雷表示,红利税属于重复征税,企业的净利润已经是经过扣除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后的剩余部分,但上市公司在进行净利润分配时,投资者还要缴纳红利税,属于明显的重复纳税。

      李迅雷还建议,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当考虑短期内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

      林采宜同样认为,降低印花税等措施对于当前中国股市有很大利好,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以更积极的态度考虑这一问题。但她表示,降低印花税并非长久之策,最主要的还是应该降低增值税。

      建言四:优胜劣汰 退市制度应坚定实施

      上月底,上交所发布《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随后ST股票以近乎集体跌停的方式作出反应。对此,专家认为,市场应建立优胜劣汰的原则,退市制度的实施力度应当保证。

      董登新表示,非对称“涨跌停板制”,主要是为了抑制垃圾股恶炒与暴涨,同时鼓励垃圾股价格主动向下回归。这一新规将完全颠覆传统炒差手法及炒壳重组游戏,让投资者真正学会用脚投票本领。

      曹凤岐认为,此前“垃圾股鸡犬升天”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个完善有效的市场必须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该退市的一定退市”。他还建议杜绝退市公司利用壳资源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这一观点得到了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的认可。华生建议取消壳重组政策,例如规定一年时间的过渡期,一年之后不再受理任何壳重组。停止所有的壳重组,价差股和绩优股价值自然会回归。

      “建立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也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整体看,把股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所有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曹凤岐认为。

      建言五: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 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认为,应积极推进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提升资本市场自律监管效率,降低市场的运行成本。

      “交易所应该是市场交易场地、交易空间的提供者,是一个牟利的商业机构,通过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提供服务获取收益。”黄泽民认为,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有利于证交所的公平与公正监管,提高自律监管效率。一方面,在公司制情况下,可以较好地解决交易所和会员证券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会员证券公司的监管和市场交易监管;另一方面,公司制证交所有着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有助于提高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交易所对市场违规更快作出反应。

      建言六:机构投资者应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专家提出,机构投资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话语权,对上市公司行为进行积极的监督和约束。

      李迅雷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缺乏维护公司股价的意识和积极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股权激励机制的完善。“例如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中的奖金部分,可考虑与公司市值挂钩。”他表示,包括上市公司分红在内的类似公司治理问题,监管部门并无权强制,但机构投资者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话语权,对上市公司治理行为进行约束。

      “机构投资者是推动上市公司维护股价、保持盈利增长的重要动力。”李迅雷说,对于上市公司行为的强制性约束力量,最终应当来源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