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特别报道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基金费率改革将有重大进展 管理费托管费八折正在商讨
  • 海富通基金:
    没理由看空债市
  • 基金发话:
    谁对公司治理有利就支持谁
  • 从“费率战”到“跨市场创新”
    基金行业创新主战场开始转移
  • ■理财超市
  •  
    2012年8月9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基金费率改革将有重大进展 管理费托管费八折正在商讨
    海富通基金:
    没理由看空债市
    基金发话:
    谁对公司治理有利就支持谁
    从“费率战”到“跨市场创新”
    基金行业创新主战场开始转移
    ■理财超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费率战”到“跨市场创新”
    基金行业创新主战场开始转移
    2012-08-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在金融领域,跨市场不仅能够拓宽产品的运用范围,有时候也能创造和刺激新的需求,这可能是“跨市场”火热的深层次理由。

      ⊙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伴随着债券ETF推出的脚步越来越近,基金的又一轮创新热潮很有可能再次到来。从年初的跨市场ETF到年中的短期理财基金,再到基金行业的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思路越来越广,市场的反响也越来越热烈。

      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不是每一个创新最后都会落地(诞生),也不是每一个落地的创新都会成功。而一旦把握创新的机遇,则一家资产管理机构可能一朝完成数年都难以完成的跨越式发展。

      基金创新的钥匙究竟在那里?

      最火热形容词:跨市场

      细数基金行业今年以来诞生和即将诞生的重大创新产品,“跨市场”是最重要的形容词。

      发行最成功的沪深300ETF,不仅在标的上横跨了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而且因与目前的主流股指期货标的一致,而成为股指期货事实上的交割替代品。日前,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日成交额突破10亿元,已事实上成为诸多指数化投资的资金、套利资金、短线资金、期货资金的聚焦点。

      短期理财产品,其实质依然是一个类货币的产品。但是,因为针对银行内的储蓄客户作了针对性的创新改良,而成功把客户市场“跨界”至十多万亿的银行理财产品中。

      仍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债券ETF,则“跨市场”的点更多。首先,他是目前唯一的被动型债券产品。其次,这也是第一次有固定收益类的ETF形式登陆证券交易所。其三,如果未来国债期货能成功推出,则国泰基金这样以国债ETF为创新目标的公司,很可能因国债期货的发展,而持续获得新的市场空间。

      在金融领域,跨市场不仅能够拓宽产品的运用范围,有时候也能创造和刺激新的需求,这可能是“跨市场”火热的深层次理由。

      

      最重要特征:细分市场客户

      同样,2012年的基金业的成功创新,都有一个特点——明确的目标客户市场,这是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状况。

      以正在筹备的债券ETF为例,无论是国泰基金的国债ETF还是博时的企业债ETF都有明确的指向市场。国债ETF对于那些有法定配置国债产品的保险机构而言是当然的理想配置对象,久期相对稳定、流动性更好,对于机构来说,这个产品是同样条件下,交易成本更低的好产品。同样如果未来国债期货推出,对于套利资金和期货资金而言,这个产品也会成为一个“交易良港”。

      这让人想起了今年空前红火的沪深300ETF。产品一推出就非常清晰地指向了指数化投资需求、套利需求、短线操作(甚至做空)需求三大类资金。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好的交易便利性,打通多个要素市场,某种程度上,产品的成功在设计时已经注定了。

      短期理财基金不用说了,从开放式基金诞生以来,这可能是目标客户最明确的产品——短期理财产品市场。因此,首募200多亿并不是神话,“神奇”的是设计出产品的脑袋。

      从十年前的“申购费打折”为卖点,到如今的“跨市场”设计、锁定目标客户,从简单的7折、6折费率,到当下的前瞻、贴心的设置交易条款、打通资本要素市场,中国基金行业的创新精神正在磨砺成熟。

      而这或许是公募基金走出这一轮行业低谷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