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市场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首批银行半年报超预期 兴业华夏净利增四成
  • 业绩分化 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回落
  • 不良贷上升 银行业“双降”难现
  • 融资退潮 两银行今年无融资计划
  •  
    2012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首批银行半年报超预期 兴业华夏净利增四成
    业绩分化 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回落
    不良贷上升 银行业“双降”难现
    融资退潮 两银行今年无融资计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良贷上升 银行业“双降”难现
    2012-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季度10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额出现上升,4家出现不良贷款率反弹

      ⊙记者 李丹丹 实习记者 李冬蕾

      ○编辑 孙忠

      

      9日率先披露的兴业、华夏银行半年报印证了市场此前的预测——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贷款率有升有降,中国银行业持续多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情景不复存在。

      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上升并非新现象。受全球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反弹回升,今年一季度则有继续扩大之势,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不良贷款普遍上升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达4328亿元,较2011年第四季度末增加103亿元,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分别比2011年第四季度末增加76亿元和26亿元。第一季度有10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出现上升,4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今年第一季度则是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一升一降”,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2个季度环比上升。

      工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撰文表示,从历史上看,在贷款超常增长后的3年左右,就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不良贷款爆发期。2009至2010年发放的贷款,如把控不好银行就有可能将进入贷款风险暴露期。因此,预计今年银行业的新增不良贷款额还会继续增加,贷款的劣变量会明显上升,中国银行业连续多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下降的情况今年可能会受到挑战。

      中银国际报告预测,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逐渐增大,二季度上市银行的不良率环比将由一季度末的0.93%上升至0.95%左右。随着资产质量压力的加大,预计上市银行二季度的信用风险成本也将有明显上升。

      

      部分行业暴露风险

      银行的资产质量与经济、行业运行息息相关。根据国内某大型银行对过万户样本企业的财务分析显示,今年以来销售收入普遍下滑、资金周转困难、库存压力增大、盈利能力下降。

      银监会相关人士曾对记者表示,目前产能过剩严重。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纺织等行业减产、停产现象普遍。某些银行对产能过剩较为严重行业的贷款占比较大,其出现不良贷款也就更多一些。

      兴业银行半年报显示,农林牧渔业以及制造业的不良率均较去年年底上升。同时,受宏观经济调整及期初不良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个人贷款不良率略有上升。而兴业银行在备受关注的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底下降0.03个百分点,仅为0.09%。

      华夏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各行业不良贷款率超过不良贷款平均比例(0.85%)的主要是教育2.84%、制造业1.37%、批发和零售业1.24%、房地产业1.22%,教育不良贷款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行业贷款总额较低。

      但业内分析,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上升暂不影响银行安全运行。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测算,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资本安全线高达10.2%,亦即不良率升至10.2%之前还不会威胁股本安全。

      魏国雄指出,银行的不良贷款并不等于是损失贷款,不良贷款率也不等于贷款损失率。从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实际结果看,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实际损失率是比较低的,即使是已经核销的贷款也不都是损失,其中还有一部分可以收回。随着贷款质量的提升,不良贷款的质量也在提高。如工商银行2011年处置的不良贷款中,核销的只占10%,现金清收的超过45%,转为正常(关注)的占45%,实际的损失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