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外资撤离的市场洗牌意义
  • 从矛盾焦点上寻找中国经济突围口
  • 治理内幕交易,
    目前在法律上还有漏洞
  • 温州炒房团全面败退
  • “内外并行”模式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加速
  • 罗姆尼冒险一搏
  •  
    2012年8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外资撤离的市场洗牌意义
    从矛盾焦点上寻找中国经济突围口
    治理内幕交易,
    目前在法律上还有漏洞
    温州炒房团全面败退
    “内外并行”模式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加速
    罗姆尼冒险一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矛盾焦点上寻找中国经济突围口
    2012-08-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建宁

      多次降低利率,不仅没有刺激信贷需求,新增贷款反而大比例降低,产生这种悖论的根源是在经济本身,而不是金融货币政策。这说明当今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已与2008年大不相同,单纯经济刺激计划需要因时因势而变,需要发掘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温建宁

      7月宏观经济数据出人意料地低迷,颇能说明中国经济已遭遇瓶颈,对过度金融刺激产生了效应疲劳,需要创新思路的新政策导引。当然,这也给把中国经济当成神奇永动机的人,给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敲响了警钟,迷信政策刺激经济立竿见影的人该清醒了。

      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增长,让一些人生出了诸多不切实际的幻象,但经济历史终究是条充满了未知数的河流,在可测与不可测之间随机游动,也就把不确定性演绎为跌宕起伏的惊涛骇浪,制造出突兀纵横毫无征兆的困局险境。

      由央行和海关总署等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让人深感到中国经济困境的焦点,也就是新问题解决的突围之路,回归经济本源寻找发展经济之根本,以人为本梳理发展经济的目标定位。经济应建立在创造真实财富的基础上、为提升人的幸福感觉服务,货币发行和创造不该完全脱离实体经济。

      据央行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加5401亿元,比6月大幅度降低了3797亿元,降幅高达41.28%,远低于1至7月信贷平均值7705.286亿。这种新增贷款的巨幅波动,今年4月已出现过一次,当月新增贷款6818亿元,比3月10100亿元低了3282亿元,降幅为32.50%。如单纯比较两次降幅,似乎7月的信贷波动幅度只比上半年降幅增加8.78%,好像还在合理范畴之内,其实不然,这一数据背后反映的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的问题很严峻。

      考虑到利率变动因素会直接作用和影响信贷变动,尤其是当利率降低,或者利率短时期多频次调降,将刺激经济活跃程度,拉动潜在资金需求,推动信贷增幅相应走高,是经济行为中最为合理的解释。7月利率刚刚有过一次高频下调,而且距6月利率下调周期不足一月,短时间之内连续两次利率下调,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破冰,存贷款非对称降息,正常情况下会使资金成本显著降低,由此引导资金的潜在需求爆发性增长,信贷需求会在时滞之后,于7月大幅度释放出来,从而在投放上出现超越6月破万的“井喷行情”才对, 但现在事实恰好相反,多次降低利率,不仅没有刺激信贷需求,新增贷款反而大比例降低,产生这种悖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是金融内部,还是经济本身?

      依笔者看,悖论的根源是在经济本身,而不是金融货币政策。换句话说,通过货币投放的方式,刺激和拯救经济的政策,在资金投放环节遭遇了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央行发现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所以迅速出手两度降息,政策密度很大,目的很明确,就是急于通过改善货币供给的环境,搭建起通向实体经济为其“输血”的通道,有力、有效拯救深受资金饥渴困扰的经济细胞,防止经济下滑过速。可是,对微观企业来说,他们既迫切需要低成本资金维持企业运转,也迫切需要产品能有顺畅的销路。无奈欧美金融危机拖延太久,外销和内销的需求增长都十分缓慢,产能和产品无法得到全面消化,生产规模扩大的必要性基本不存在,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只限于维持企业最低限度的运行,没有深度依赖增加信贷的现实基础。

      另外,在温州等许多地方,有些借贷激进的企业,因为不当使用巨额贷款,致使企业无力偿还、甚至破产跑路的现实就摆在面前,企业家心有余悸,宁肯缩小经营规模,也不愿冒险扩大资金使用数量,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信贷增长。

      要是缺少了经济向好的信心,信贷增长下降将是必然结果。当前,经济下滑已成定局,更特别让人担忧的是,会不会加速下行?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平均盈利水平不但将走低,甚至有可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使用贷款不仅无法带来收益,而且将有可能赔钱赔信誉。于是企业行为普遍趋于保守,由过去包括高利贷什么钱都敢用变为小心守业过日子,拒绝银行贷款这个“带刺”的玫瑰,就是洁身自好保存实力的见证了。

      由此来看,央行大降利率,提供最优惠的金融政策,即使资金供给方最卖力气的上门放款,成效恐怕都极其有限。上月信贷规模大幅度走低,正是金融体系有力使不上囧境的反映。

      另一方面,投资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力度和效果取决于政府财政实力的大小。在经历了2008年至2009年强度和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政策之后,执行刺激政策最为积极的地方政府普遍债务缠身,已不具备较大财政实力和经济作为,去推出升级版的新刺激政策。这也就是今年我们看到的现实一幕,地方政府在一季度的3月和第三季度的7月都制定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数万亿投资计划设想,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付诸实施的寥若晨星,恐怕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经济下行拉低了财政收入水平,刺激计划因之无法变成立竿见影付诸实施的政策推动力,也成为信贷降幅反而下降根源中重要的一极。

      据财政部的数据,7月全国财政收入106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808亿元,增长8.2%。税收收入9077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降至10%以下,这既是经济下行减税的结果,也是财政承担刺激经济能力弱化的依据。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亦表明,7月出口增速同比仅增长1%,为6个月以来的新低。无疑,在世界经济不断动荡的年份,已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中国经济,想要在不改变产品贸易的条件下,完全摆脱金融危机肆虐的影响,不但在高额外汇储备下不可能,而且出口产能过剩也在国内无法消化。这更说明当今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已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问题大不相同,单纯经济刺激计划需要因时因势而变,共克难关共度时艰,不应单单依靠国有经济体,更应发挥和调动民营企业的力量,发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统计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