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光伏业, 十年一梦——光伏业沉浮录
  •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光伏
  •  
    2012年9月7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调查
    光伏业, 十年一梦——光伏业沉浮录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光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光伏
    2012-09-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这已是本报记者过去5年中第6次踏上无锡土地采访尚德,也是唯一一次没有见到施正荣本人。

      2007年9月,当本报记者首次来到位于无锡长江路上的尚德老厂时,放眼尽是索尼、松下等国际大厂的巨幅标牌,却难觅尚德公司踪迹。最后,在小天鹅厂房对面一处厂区门口,记者终于从数十家公司的铭牌堆中找到了尚德的牌子。

      当时,施正荣本人的办公室不足20平方米,与他刚刚荣膺的中国首富身份颇不相称。与之相邻的是另一间更小的办公室,属于时任施的秘书、后成为尚德副总裁的邵华千。

      三个月后,记者再赴无锡,采访地点已从老厂区换到了新大楼。那是一栋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的宏大建筑,楼外覆盖的全球最大太阳能玻璃幕墙蔚为壮观。

      此后,记者又多次来到无锡,且均采访到施本人。至今还记得一次专访中,施正荣曾信誓旦旦表示,光伏不会变成又一个彩电,因为对光伏来说,谁打价格战谁就第一个会牺牲掉。

      但去年以来,事情的演变显然已超出了施的判断: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逼得他被迫放低身段,跟进降价;财务上的困境更令尚德高层焦头烂额,甚至连邵华千这样的元老都纷纷离去。

      而随着昨天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的立案,尚德和所有中国光伏企业都被推到了悬崖边。

      对光伏产业来说,一场大救赎已紧锣密鼓,而救赎的第一步就是从战略高度来规划光伏。曾有业内人士称,中国很少有真正的产业战略家,对产业发展缺乏真正全面科学的规划,光伏就深受其害。此前,中国不断调整光伏“十二五”目标,政策随意性极大,但一些真正影响光伏装机的因素如《电力法》却至今未曾修订。

      第二步则是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包括分布式发电。长期以来,由于电网的阻力,光伏上网在国内步履维艰,类似德国那种分布式发电更是无从谈起。加大国内市场开发首先就要冲破电网对新能源设置的屏障,同时对用户侧自发自用创造条件。

      第三步,也是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实现国内光伏产能的优胜劣汰。目前,不少地区的地方政府与当地光伏企业已成了利益共同体,甚至谈不上谁绑架谁的问题,但造成的后果却是从正常逻辑上已没有生存可能的企业无法正常破产。反观欧美,光伏企业寻求破产保护的比比皆是,而优秀企业如First Solar股价却还在上涨,市场内在机制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