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上市银行何以成了靶子
  • 中国国家竞争力走强势头在放缓吗
  • 新“生意”:骗取、套现公积金
  • 农行姓农,村镇银行岂能沿袭大银行扩张思路
  • 企业家的学问哲学
  • 鼓励员工持股
    还需税收制度护驾
  •  
    2012年9月7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上市银行何以成了靶子
    中国国家竞争力走强势头在放缓吗
    新“生意”:骗取、套现公积金
    农行姓农,村镇银行岂能沿袭大银行扩张思路
    企业家的学问哲学
    鼓励员工持股
    还需税收制度护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银行何以成了靶子
    2012-09-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 立

      田 立

      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人们最关心两头:盈利最多和亏损最多的。“巧”的是这次名列盈利前茅的全是上市银行,而排在亏损前列的全是传统上被视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于是我看到的第一篇关于这种反差的评论,题目就是“16家上市银行赚走市场一半利润,折射实体经济隐忧”。可仅仅过了两天,又曝出1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逾期贷款数量上升的消息,于是又看到这样的评论:“16家上市银行逾期贷款全线上扬,折射实体经济隐忧”。商业银行真是左右都不是。我不由得想问一句:上市银行要怎么样才算对呢?

      其实,评论界的这种“混乱”,是眼下复苏乏力的经济现状造成了人们在预期上的恐慌,并导致认识上的混乱所造成的,现在人们已看不清楚这种经济低迷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了。不过,无论怎样,一些基本的道理不能被轻易否定,否则只能是更大的认识混乱。拿上市银行来说,仅从银行自身的“好与不好”很难判断清楚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因此,眼下关于上市银行的评论,实际上是在首先感受了经济运行状况下的一种“猜测式的宣泄”。

      实际上,盈利多并不能说明商业银行运行得好,更不能说明它在赚取垄断利润。金融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不要只盯着人家赚了多少钱,同时还必须看到他承担了多大风险,赚得再多可承担的风险却相应偏大的话,银行的价值照样很低。这种认知似乎更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情况,资金很多,盈利也很喜人,可就是市值一般(与其庞大的资本金及业务量相比),什么原因?就是我们的商业银行承担了太多市场风险:非市场化的贷款利率使得商行承担了大半个经济社会做多通胀的风险(企业间接融资比例过大所致),而非市场化的存款利率又使得商业银行面对存款人时承担了更大比例的做多通缩的风险(居民存款比例过高所致)。这还不是全部,各种政策性很浓的“被引导”贷款和各种迫于压力的“被支持”贷款,都在各种不良资产中占了很大比例。如此巨大的风险承担,岂是一般盈利所能抵补的呢?

      从这样的角度看,我倒觉得本文开头提到的两篇评论其实并不矛盾:上市银行逾期贷款的上升说明了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而上市银行盈利巨大只能说明是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这一点并不违背科学的逻辑。而市场人士之所以情绪强烈,只能从一个出发点展开才是有道理的:上市银行所得补偿(巨大盈利)相对于其所承担的风险(逾期贷款上升)是否合理。现在社会上有种说法,认为银行赚取的是暴利,关于这一点我没法否定,但更没法证明,因为现有理论中没有哪个模型能描述商行所承担的风险应得到什么样的补偿,即便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也做不到,因为这个模型中需要一个反映风险补偿系数的β值,我们只能从市场取值中倒算出来,那就势必造成“因为结果,所以结果”的错误逻辑,对于解释现状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评论家们又是凭什么推证的呢?从那些评论的内容看,基本上是情绪化的产物。比如竟然有文章把银行存贷利差视为高利贷,而把银行通过中介业务赚取佣金说成是拉皮条。要知道后者可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与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商业银行最大的差距恰在于此。如此非理性的评判,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经济现实有何裨益呢?

      但非理性的东西未必都出自非理性之人,有些本该多些理性的学者在对待商业银行的问题上也存在认识偏差。比如有些学者就“反思”中国金融体系的机制及结构问题时,认为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造就了中国的银行业总是在盈利上优于实体经济制造业(因为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并以美国的市场主导为例来说明这种差距(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很发达,企业资金主要靠直接融资)。殊不知,就是美国学者最早批判了这种观点。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弗兰克林·埃伦和道格拉斯·盖尔专门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与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贡献优于银行主导型体系。这个结果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没有证据证明银行业的主导地位对实体经济有什么危害。

      当然,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确存在风险集中的弊端,也存在企业周期性利润波动与银行相对稳定的收益的反差。也正因如此,像日本这样的经济体就出现了大企业与大银行相互持股的现象。很多人将其解读为大企业融资便利,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系统性风险的对冲,是银行主导体系自身维护稳定性的一种免疫机制。如果真有人认为中国的某些实体经济制造业受到了银行业的打压,那也不该向银行业兴师问罪,而应该像日本那样将这些被视为实体经济支柱的大企业与银行业结合起来,通过相互持股的方式来缓解这一矛盾。

      不论中国的银行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肯定不是盈利过多,或比实体经济盈利得多,如果这也算是问题,那么我们敢不敢设想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一样低迷的情况呢?如果不敢,那就说明眼下我国银行业的运行状态还是符合宏观经济整体利益的。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