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专版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债基配置需求“井喷”
    发行规模数量齐创新高
  • 分级基金低风险份额弱市走牛
    后市警惕“天花板”
  • 全球债基年内“吸金”超4000亿美元
    国内避险资金出海掘金
  •  
    2012年1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债基配置需求“井喷”
    发行规模数量齐创新高
    分级基金低风险份额弱市走牛
    后市警惕“天花板”
    全球债基年内“吸金”超4000亿美元
    国内避险资金出海掘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债基年内“吸金”超4000亿美元
    国内避险资金出海掘金
    2012-1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于勇

      

      一股强大的避险情绪正席卷全球。权威数据显示,美国大选结束后一周,超过600亿美元涌向全球各类货币、债券型基金产品,年内全球债券吸金量有望创出历史新高。在全球债市一片繁荣的背景下,国内避险资金也开始谋求投资海外债市,试图寻找更广阔的投资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债市容量是国内市场的30倍,出海资金将面临更广阔“债市池”。目前海外发债的中资企业评级普遍被低估,收益率相比国内更高,未来债券产品收益空间或将取得更大突破。

      避险情绪席卷全球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尘埃落定,“财政悬崖”正式摆上议题,海外避险情绪骤然提升。在美股、大宗商品纷纷调整的背景下,更多的资金正涌入低风险资产谋求避险。

      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报告显示,11月1日至7日,全球有99.7亿美元资金流入该机构所跟踪的债券基金,较此前一周流入量增加一倍,并创下2011年二季度以来单周流入量新高。其中,流入美国债券基金资金规模为59.9亿美元,为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

      流入货币基金的资金规模更是超过500亿美元,创有该项纪录以来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预计,按照目前债基已流入4000亿美元计算,今年全年全球债券基金“吸金”量创新高几成定局。

      避险情绪席卷全球,连投资界大师级人物也不例外。公开信息显示,被誉为“债券大王”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管比尔·格罗斯10月底将所执掌债券基金投资美债比例从20%提升至24%,为今年4月以来首次加仓。

      “目前来看,全球的信用危机爆发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缓慢复苏的趋势,这一点比较明显,再加上QE3出台后,资金成本非常低,所以现在是投资债券尤其是信用债比较安全的时点。”某基金经理表示。

      信托、基金纷纷出海

      在全球债市“吸金”能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资金也开始纷纷出海,谋求更广阔的投资空间。近期,信托、基金分别开始发售或者准备发行投资海外债市的理财产品,这其中不乏杠杆比例较高的结构性产品。

      近期上海信托宣布,推出国内首单QDII集合信托,该产品为结构化设计,杠杆比例为1:9。其中优先级受益人预期收益为5%-6%。据了解,目前其优先级客户主要面向机构客户,其中浦发银行理财资金8.5亿,上海信托自购5000万。次级份额1亿美元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认购。

      “按照目前的杠杆率,如果海外债收益率能够达到6%-7%,次级收益可以达到20%左右甚至更高。”某信托人士表示。

      无独有偶,华夏基金也于近期宣布将发行直接投资海外债市的QDII基金。该基金也是境内首只主动投资海外债券的QDII基金。即将执掌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刘鲁旦表示,与单一投资境内的基金相比,境内外市场的不同带来债券收益的较大差异,海外债券蕴藏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据介绍,至2011年底,目前全球债券市场存量为98.39万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30倍。1994年至2011年,全球债券市场年均投资收益率达7.29%,超过了同期股票投资6.54%的收益。其中新兴市场表现尤为出色,最近10年,新兴市场累积收益率达到185.6%。

      刘鲁旦特别指出,由于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债评级往往被低估,国有企业的潜在“主权担保”没有反映在定价中,收益率一般较高,为海外投资带来良好的机会,是一大估值洼地。

      不无巧合的是,目前内地企业尤其一些政策受限企业普遍资金饥渴,在海外市场利率成本较低的背景下,不少企业转向海外寻求资金。近两月,融创中国、龙湖地产、SOHO中国等企业纷纷宣布成功融资。

      “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比较良好,信用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西方投资者的种种担忧对我们来说恰恰成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市场人士认为,更多企业在海外发债无疑能帮助上述产品找到更大的投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