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期公司登新三板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全泽源
新三板的扩容及未来交易制度的升级,逐步引起了小微企业及创投对这个市场的兴趣。其中,医疗器械企业尤其愿意借助该平台迅速发展壮大。
刚刚过去的2012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中,记者与多位与会的天使基金合伙人聊天获悉,尽管种子期的企业融资整体依然困难,但是,随着新三板的扩容,一些小微企业已经踊跃参与该市场,意欲借力资本迅速做大做强。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眼光”)及其投资人就是案例。
上海新眼光是一家医疗数字化设备研发制造企业,今年刚满30岁的汤德林是公司的创始人, 回想起2个多月前赴京参加新三板扩容后首批企业挂牌仪式的情景,这个长着娃娃脸的创业者仍然兴奋不已。
“当时场面简直就跟创业板企业上市敲钟一样,非常热闹。”汤德林表示,当初参加张江新三板说明会时自己绝没有想到能够如此快速顺利地挂牌,挂牌时公司股份制改造尚不足1年,新眼光的股权到今年12月才能解禁。
去年6月,汤德林参加完张江新三板说明会后就启动了申报程序,选定了推荐券商机构并对当时还是有限公司的新眼光启动增资。8月,汤德林经历一番周折后终于将新眼光的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增加至600万元。随后,无法再进行间接融资的他通过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平台与创业接力基金合伙人徐毅律开始接触。
“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徐毅律对记者说,新眼光的主营业务隶属医疗器械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非常细分的行业,国内同类型企业非常少。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这一点打动,于是参与急速扩大新眼光规模的一系列资本运作。
“创业接力基金一共投入5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其余的作为资本公积。同时开始股份制改造。”徐毅律介绍该基金由政府引导基金和民营资本共同组成,50%的资金来自于国内上市公司、知名VC基金。
以董事身份进入新眼光后,考虑到新眼光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内医学影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今年3月,徐毅律帮助汤德林一起收购了一家外地的软件企业并将其迁至上海,为产业链的延伸铺路。
相关披露信息显示,新眼光是新三板扩容后首批8家挂牌企业中体量最小的公司,总股本仅为750万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为932.9万元,净利润为160万元。
“从规模来说它根本是一家微型企业,从股权投资角度来说这是一家连A轮投资都未接受过的种子后期公司。”徐毅律表示,距离申报要求较低的创业板企业资产情况,新眼光还是差远了。但随着新三板扩容后各种新的融资、交易规则开始建立,让他这样的天使基金合伙人看到新的退出渠道。
而在这个开放流动的平台上,也能让更多像新眼光这样的小微企业进入VC/PE和专业个人投资者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