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当美国成全球能源高地时
  • 下一阶段经济调整的切入点在哪里
  • 全力推动普惠金融的三项现实选择
  • 美国十岁炒股冠军的秘诀
  •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下)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2012年1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当美国成全球能源高地时
    下一阶段经济调整的切入点在哪里
    全力推动普惠金融的三项现实选择
    美国十岁炒股冠军的秘诀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下)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力推动普惠金融的三项现实选择
    2012-1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宣 宇

      ⊙宣 宇

      

      真有些出乎意料,原本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而大力推出的措施,最先受益的并不是中小微企业,却是融资中介。稍早时候在深圳举行的小微企业融资展上,除了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外,95%的咨询者是融资中介,其中包括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来咨询银行的小企业信贷产品。看情形,小额贷款公司充当融资中介的角色显得如鱼得水,但小额贷款公司收取的中介费却不是小数目。据某小贷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成功介绍一笔银行贷款,手续费为贷款金额的1.5%。

      随着异地城商行加快扩张,目前一线城市的银行数量持续膨胀,各家银行推出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各式各样,但在四处求贷的企业与银行之间却缺少一座桥梁。虽然,融资中介可以在四处求贷的企业和银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帮助企业找到能为其提供贷款的银行,以及能为其解决融资难题的贷款产品,但银行对于跟融资中介合作似乎兴趣不大。有银行界人士就表示,如果融资中介为获得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力促贷款发放而不惜采取各种方式来达到目的,甚至帮助企业骗取贷款,则可能加大银行信贷的风险。

      笔者以为,这种现状突出地表现了当前中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我们在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可除了福利性和公益性小额信贷外,完全商业性的小额信贷却陷入融资中介的尴尬角色。按理说,小额信贷公司来自基层,比银行更熟悉小微企业,理应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但深圳小微企业融资展上表现出来的情况足以说明,小额信贷公司的本来作用已渐渐异化。另一方面,多数银行都在探索“小贷工厂”模式,但又无法和广大基层的小微企业很好地对接。

      追根究源,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普惠金融的基础建设不到位。改变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弱势群体的融资难困局,需要一整套的机制和体制改革。在当前现实约束下,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在观念和政策上要推动普惠金融。正如中国普惠金融建设的推动者、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多次强调的那样,要建立中国的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的核心,“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有金融需求时,能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地、有尊严地享受方便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不是仅包括低收入和贫困人群,而是包括所有人的金融普惠服务。从理论上说,普惠金融体系包括所有的正规金融机构,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由于中小、微型企业及弱势群体的金融获得性相对更难,因此一般而言,普惠金融体系又以小额信贷为主。

      普惠金融的一个要点就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金融服务。这点对于小额信贷公司而言,就是要财务上可持续,能循环运转。眼下之所以出现小额贷款公司中介化,一方面是由于小额信贷成本过高,造成贷款企业成本负担重,虽然可能比高利贷成本低,但在经济下行环境下,仍让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数据显示,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综合成本一般高达25%以上,而银行贷款利率通常在10%以下,即使被银行认定为风险较高的贷款,利率也不过在15%左右。这是造成出现小额信贷闲置与企业融资难并存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国家给予小额信用贷款以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或者给小微企业一定的利息补贴,切实体现扶贫力度。实施小贷资金供需在合理价位的对接。

      其次,从现实看,小额信贷客户有大量的小额需求(如几千、几万元等),也只有类似“社区银行”的小额信贷能承担。但因受制于三条红线约束(不得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放大额贷款;不办理受贷),小额贷款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正如吴晓灵委员曾指出的,政府可以设立或鼓励大银行建立支持基金,成为小额贷款机构资金的供应者、业务的辅导者和规则的监督者,建立小额贷款资金批发与信贷零售的服务分工体系。这就是实现金融机构错位竞争、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真正落实到实处。

      最后,看深圳融资展,除了小额贷款公司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纯粹的资金掮客。由于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为此,想促进企业和各类资金的信息沟通,减少交易成本,还需建设供求双方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

      改善中国的金融环境,推动普惠金融,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上述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符合顶层制度设计下的现实选择,既能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真正能发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又能尽力促进银行的“小贷”业务接“地气”。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宏观经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