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T9:汽车周刊
  • T10:汽车周刊
  • T11:汽车周刊
  • T12:汽车周刊
  • 北京前三季PE募资总额
    全国居首
  • 深圳创业板企业集体缺席
    高交会掌声寥寥背后隐现路径错位
  •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投资者回报
  • 华润燃气拟募资27亿港元
  • 中成股份
    控股股东持续增持
  • 首个纯B股公司债今起发行
  •  
    2012年1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公司·纵深
    北京前三季PE募资总额
    全国居首
    深圳创业板企业集体缺席
    高交会掌声寥寥背后隐现路径错位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投资者回报
    华润燃气拟募资27亿港元
    中成股份
    控股股东持续增持
    首个纯B股公司债今起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圳创业板企业集体缺席
    高交会掌声寥寥背后隐现路径错位
    2012-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大牌企业陆续撤离
    第十四届高交会在深圳落幕 新华社 图


      21日,第十四届高交会在深圳落幕。在历届高交会中,上市公司往往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但今年上市公司参展数量寥寥无几,创下历届最少的纪录。很难想象,一个在深圳举办的高交会,深圳本地的创业板企业竟然集体缺席。

      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定位高端的高交会可谓“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但走过了14年的发展历程,高交会又重新站到了十字路口,各种瓶颈与制约因素开始浮现:众多大牌纷纷离场,中小企业应者寥寥,参展费用持续上涨,参展效果难言理想……志在专业化的高交会,在企业化运营后,却面临市场化的压力,亟须在专业化与市场化两个维度之间重新明确方向。

      与往年一样,对于今年的具体成交金额,主办方选择了“秘而不宣”。而从现场来看,“冷清”、“不好看”成为诸多参展商与观众的普遍感受。

      大牌企业陆续撤离

      11月16日开幕式当天,高交会就传出一大新闻——常年占据最大的一号展馆中心位置的富士康,今年意外消失。据了解,自高交会创办以来,富士康便一直是参展的常客,而富士康老板郭台铭也几乎每届都会接到邀请出席高交会,高调亮相。

      对于今年的缺席,富士康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刘坤解释说,富士康今年没有参加高交会,不意味着公司会拒绝高交会,也与此前传言富士康迁出深圳的消息无关,公司未来将根据发展的需要来安排。

      富士康的此次“断档”或许属于偶然,但大牌公司陆续撤离高交会却是一大趋势。深圳科工贸信委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高交会举行的前几届,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云集,大大提升了高交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大品牌往往是该行业的领军企业,科技实力和研发水平也都走在前沿,因此会带给观众更多的高新科技体验。他们的离去,导致高交会的“含金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记者调查发现,大牌企业的集体撤离,始于2007年。那一年,三星、诺基亚、LG、飞利浦、朗科等众多高交会的老面孔,首次缺席高交会。此后,这些企业再也没有出现在高交会展馆内。这种风潮在今后的几届高交会中得以延续,更多知名品牌逐渐从参展名单中消失。

      其中,最大的震撼无疑来自于朗科,这家闪存盘首创者的起家正是从高交会开始。1999年首届高交会创立,参展报名工作接近尾声,在新加坡学习和工作的郎科公司创始人邓国顺和成晓华怀揣多年的研究成果——USB闪存盘来到深圳创业,当时几乎所有的留学生展位都已排满,幸好留学生组的负责人特事特办,免费给邓国顺安插了一个展位。在当年的高交会上,USB闪存盘技术一亮相就引起轰动,5天的高交会期间,郎科累计收了四五百张名片,也为后来“优盘”的诞生带来了“第一桶金”。首届高交会后,郎科决定把公司设立在深圳。

      对于有“知遇之恩”的高交会,朗科最终选择了离开。朗科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公司根据产品定位和市场发展情况做出的决定。在公司上市后,市场渠道已相对成熟稳定,因此不会像前几年那样需要从高交会上收集名片、认识厂商、寻找商机。而且如今的高交会本身也有变化,已经和前几届的高交会有所不同。

      缺席高交会的并不只有知名大品牌,很多中小企业也陆续从高交会展馆内消失。

      深圳市完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已连续三年参加高交会,并搭建了智能家居展区最大的展台,但今年公司也选择了离开。公司负责销售与技术的副总经理孙乐富告诉记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参展效果不好,尽管每次参展都要花费数十万元费用,但得到的有效客户数量却不多。孙乐富带队三次参展后发现,实际上很多客户还是通过网络寻找到他们,所以现在公司转而打造网络宣传,减少了对于此类展会的依赖。

      “高交会更适合刚刚起步、需要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的小企业,对于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的老企业并不适合。”孙乐富表示。

      老企业带着失望离开,更多新公司则满怀希望前来。记者在智能家居展区发现,今年的参展商几乎都是新面孔,以往的公司都没有再露面。珠海市太川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也在现场展示了诸多智能家居新产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高交会结识更多合作企业和客户,开拓包括深圳在内的市场。

      

      本地创业板企业集体缺席

      深圳是上市公司云集之地,其中南山区截至今年3月上市公司达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4390亿元,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集聚第一区”。但记者统计发现,全部展馆内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只有12家,其中不乏天威视讯、同洲电子等深圳广电集团下属公司或合作公司进行的“形象展示”。而非深圳的上市公司,也仅有长虹、科大讯飞、汉王科技共3家企业。

      创业板企业曾经是高交会的一大主力,尤其在2009年第11届高交会上,由于正值创业板推出,中小企业参展热情高涨,“创业板”也成为当时的主题词,主办方还特意设立了“创业与上市”论坛,还在8号馆开辟“创业与上市专区”,35家已上市及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集中亮相。中小企业的汇聚也吸引了大批中介机构,深圳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广场、深圳创新投、达晨创投等多家创投机构也同时参展,并积极寻找项目进行洽谈。

      但在今年高交会上,创业板却急速降温。记者走遍展馆发现,创业论坛、创业专区已经取消,而且整场高交会没有一家深圳本土的创业板公司参展,就连去年唯一一家雷曼光电也告消失。在全部展商中,仅有汉王科技一家创业板企业继续坚持前来。

      除参展热情下降、诉求效果不理想,低迷的市场环境也对企业参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深圳的LED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8家上市公司,但在3号馆光电平板显示展内记者发现没有一家深圳LED上市企业。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深圳LED行业面临寒冬,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参展。

      

      展会转型探索面临挑战

      大批老客户的离开,给走过14年的高交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实际上,多年来高交会也一直在转型和探索,并不断尝试创新。

      在高交会创立之初,承办单位会展中心是深圳市政府下属事业单位,高交会也是深圳市的“政府展会”。由于政府办展模式多年来备受诟病,深圳市开始实施改革,2005年向市场化运作迈出第一步,展会经费投入比前一年减少1000多万元,并在2006年正式将会展中心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负责会展中心的场馆运营与管理。

      企业化运营后,盈利成为主要目标,这给高交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尽管不断出现客户流失的现象,但高交会组委会宣布,今年高交会参展客商数量上涨近四城,并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实际上,规模并不代表质量,记者在展馆内发现,就连一些通道处都设置了参展的展位,但在展商中也出现了销售热水器、桌椅甚至菜刀的展位。记者向多位观众调查,很多人均认为今年的高交会“不好看”,以往观众互动、高新科技展示的厂家和内容也减少了不少。

      与此同时,高交会本身也受到越来越多同类展会的冲击。在高交会设立之初,全国的大型展会相对较少,高交会以“鹤立鸡群”之姿吸引了举国关注的目光。但近年来国内会展业蓬勃发展,各地政府也在打造本地的展览会,抢走高交会不少风头。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为打市场四处参展,而现在则更加谨慎地选择,今年公司没有参加高交会,但为了进军西部市场公司参加了西博会。

      对于参展企业的离去,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秘书长郑琦泽认为“很正常”,这除了与今年下滑的经济形势有一定关系外,更主要是企业有自己的发展策略,会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定位,自主选择参加哪一个展会。此外,高交会自身的定位也一直在调整,每年高交会的主题不同,也反映了定位的差异。郑琦泽表示,专业化是高交会未来的发展方向,高交会也一直在向着这个方向进行改革和转变,期间难免遇到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