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期货业将迎转折之年 七大交易所热议改革创新
  • 周正庆:加快推期货法成当务之急
  • 陈应春:深圳将推针对性优惠政策
  • 范福春:新品种上市审批仍待简化
  • 期货公司:期货资管要考虑国内特点
  • 刘志超:期市迎来创新发展新契机
  • 周道炯:构建期货产品多样化机制
  •  
    2012年1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特别报道
    期货业将迎转折之年 七大交易所热议改革创新
    周正庆:加快推期货法成当务之急
    陈应春:深圳将推针对性优惠政策
    范福春:新品种上市审批仍待简化
    期货公司:期货资管要考虑国内特点
    刘志超:期市迎来创新发展新契机
    周道炯:构建期货产品多样化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货业将迎转折之年 七大交易所热议改革创新
    2012-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2年被誉为“期货创新年”,期货市场创新业务与创新品种不断开展。而2013年将是期货行业迎来转折点的一年,主要原因就是业内热切期盼的国债期货和原油期货等品种将要推出。

      3日,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圆桌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陆肖马、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刘能元、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张静、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张慎峰七大交易所高层齐聚一堂,围绕期货市场的机遇与创新、交易所改革与未来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与交易所的国际化的话题展开讨论。

      ⊙记者 董铮铮 孙霖 ○编辑 李剑锋

      做好国债原油期货推出准备

      “国债期货的筹备步伐大大加快,可以说呼之欲出。” 中金所总经理张慎峰表示,国债期货是最为简单、使用最为广泛、风险最低的一个衍生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现在这个市场和原来的市场基础、环境、监管水平、运作机制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重推国债期货是非常成熟的。”

      对于国债期货的上市,张慎峰表示,中金所已做好相关筹备。一是加强与现货市场的联络协调。“目前国债总规模是7.3万亿,银行间市场托管的量占到了70%以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债都被银行持有,银行间市场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市场。”推出国债期货首先要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以及托管机构搭建起桥梁,实现债券市场的转托管业务,在交割环节形成一个有力的协调机制。二是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做了非常细致的技术准备,并开展市场宣传教育及仿真交易工作。

      张慎峰指出,初期国债期货市场可能是一个相对较理性、小众参与的市场。“市场短时间内也不会让它过度火爆。”国债期货将设想先实现稳步运行,然后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本着服务实体经济、贴近现货市场,发挥市场功能,防范金融风险的思路来推出、选择最合适的品种推荐上市。” 张慎峰称,目前国债期货选择的合约品种是体量最大、交易最为广泛、避险使用最容易开发其他衍生工具的5年期中期国债合约。

      原油期货在我国有非常现实、强烈的市场需求,上期所总经理刘能元表示,上期所全力以赴做好原油期货成功上市的各项准备,目前提出了国际平台、竞价交易、保税交割的原油期货基本方案。

      “12月1日开始执行的《期货管理条例》,让境外投资者参与原油期货交易从制度上得到了保障。”刘能元表示,在具体的业务细节上,目前围绕着原油期货上市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的修订进展顺利。同时,交易所内部关于原油期货的合约、交易规则、技术系统、风险控制等都已经基本完成。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对石油期货的方案进行更深、更精、更专业的论证。另外,要争取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行原油期货上市的模拟测试,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市场参与者熟悉从开户、交易、结算、交割、结收费等全过程。

      谈到期货的创新品种,郑商所副总经理张静认为,创新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创新,也是一个理论的创新。“我们首先要理论上的创新,品种的创新,规则机制的创新,玻璃品种我们采取的交割方式和现有的所有品种都不一样,还有各项技术手段的创新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张静同时透露,郑商所正在研究土豆期货,将在研究基础上实现创新。“想把这个合约分成不同地域的,一个品种两个合约,还想在交易制度上有所创新。”同时,郑商所还在积极研究动力煤和粳稻等粮食品种。

      

      交易所酝酿改革 更市场化

      “交易所现在正在酝酿改革,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指出,期货公司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过去期货市场的创新很多依赖于交易所,交易所是产品的提供者。

      “现在期货市场假如都能够推出OTC市场的话,期货公司不仅仅是中介机构。也就是说OTC市场一建立,意味着期货公司也是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原来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只有交易所,现在面临期货公司也是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交易所和会员关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刘兴强认为,市场发展变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期。交易所和会员单位的关系一定要变,而且这个变化越来越市场化。

      会员期货公司的规模、提供的产品要比交易所快得多、活跃得多。刘兴强说,从这个意义来说,由单一中心到多中心,由一个页面到多个页面的转变是一个趋势,也是市场化的必然转变。

      有人说,近年来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对此,刘能元认为,面对期货公司、机构投资者的套保、套利,甚至投机的需求,期货交易所要提供的就是基础性的产品和基础性的工具,让期货公司、投资者能够组合出来、衍生出来,为广大的投资者服务。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认为,现货市场为证券金融衍生品提供基础产品,更多的是基础服务。良好的基础产品市场,对于期货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建立制度出发点也是让基础产品发展得更好。

      未来,期货公司和交易所的合作范围将越来越宽,机会越来越多,交易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交易所和会员将会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我觉得这是趋势,我认为也是一个好的趋势。”刘兴强称。

      对于交易所创新过程中的国际化问题,业内人士也有很高的预期。国际上,包括纽约交易所、欧洲交易所在内,几乎所有的交易所都成为一个交易集团,交易集团不是纯粹为做大业务,而是为有一个足够的对冲平台。

      深交所总经理陆肖马表示,“交易所全球集团化,一方面通过产品、规模等实现竞争,另一方面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尽管有竞争,但是基本是互补的做法。”

      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称,香港交易所收购LME的目的本身是为战略发展有巨大的延伸力。期货市场是一个风险管理的市场,是一个价格管理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之下,期货发展是为了通过期货的国际化延伸自己的影响力,最终能够延伸到影响价格、影响规则、影响标准,甚至影响整个游戏链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