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公司巡礼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专版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成功模式的历史阶段性
  • 中国新经济增长动力寄望新型城镇化
  • 吁请推行重大证券期货案件
    异地交叉办案
  • 不买房、不租房,帮你提取公积金!
  • 探寻适合国情的房地产税收政策模式
  • SEC查究“四大”的真实动机
  •  
    2012年12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成功模式的历史阶段性
    中国新经济增长动力寄望新型城镇化
    吁请推行重大证券期货案件
    异地交叉办案
    不买房、不租房,帮你提取公积金!
    探寻适合国情的房地产税收政策模式
    SEC查究“四大”的真实动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成功模式的历史阶段性
    2012-12-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 涛

      杨 涛

      欧元区经济的糟糕表现,似乎逐渐把德国这个“欧洲救星”也要拉入泥潭。数据显示,至11月,德国制造业连续9个月萎缩,制造业PMI终值为46.8,失业率连续7个月反弹,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近两年在全球危机中“一枝独秀”的德国模式,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说起德国在全球竞争中的角色演变,实在非常具有戏剧性。早在本世纪初前后,德国还被某些媒体冠以“欧洲病夫”的称号。直到2005年,即便在德国本土还充斥着某种悲观情绪,虽然此时其“出口冠军”的成绩单已非常亮丽。在全球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之际,2008年第三季度,德国出现了多年未有的连续两个季度GDP下滑,但仍在危机中呈现相对良好的业绩,以至从2010年底起,一种认为德国成为经济模范和火车头的观点,渐渐在德国和世界流行开来。在我们国内,从政府到学界,学习德国模式也成为新的时髦,如今年8月央行调统司专门发布报告分析德国模式的启示。然而,究竟什么是德国模式的真谛,如果德国再次陷入衰退,那么到底是其内在失败,还是外因所致,这些都还难以看清。

      无独有偶,在日本“失去的十年”已成教科书式的经典教训之时,另一种审视却又渐渐浮现。2010年以来,有些西方媒体开始讨论“失落的日本是否只是一个传说”。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失业率仅为3%左右,是美国同期失业率的一半;日本的海外资产在2000年底高达1.2兆美元,占全世界海外资产总额的20%;2011年,日本海外直接投资收益高达38136亿日元。另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测算,上世纪90年代前半段,日本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约为30%,2001年以后提高到60%,这种符合其特点的转型,是否又与“失去的十年”相关呢?在如此“弹丸之地”却创造了庞大的GDP,直到2010年才被我国超越而居第三,在反思日本“失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关注其“得到”的东西。

      讨论德国和日本,是因为在我们运用后发优势的过程中,往往对于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情有独钟,却常会忽视其相关经验的历史阶段性特征。例如,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借鉴日本经验而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而此时日本政策性金融的麻烦已积重难返。2007年我们开始推动国开行代表的商业化转型,而此后全球金融危机又使各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或多或少有所加强。由此看来,倘若无法抓住比较分析的精髓,就会出现与海外趋势的步调错位,抑或是不成功的模仿,或是使改革走向极端。再比如,1995年央行公布《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从1996年7月起,在部分城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主办银行制的试点。此后随着日本主办银行制遭遇困境,加之水土不服,这项改革也迅速被抛弃。细想之下,如果创新出中小企业主办银行模式,引导地方小银行与小企业的有效结合,是否有可能成为一条合理的借鉴之路呢?

      德国模式在危机中表现不错,也有其内在原因。如出口导向支撑的制造业进步,相对成功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重视支持小企业,企业有独特的内部治理结构,“双委员会制度”有效平衡了股东利益和其他内部主体利益等等。在面临新挑战时,我们又看到在出口导向模式下,外需放缓正在迅速侵蚀德国的经济增长能力。另外,财税制度对企业的压力,政府行政管理的过于烦琐,也侵蚀着其经济效率。因此,即使要借鉴德国模式,究竟该学些什么,值得我们深思。起码无论是其经济增长模式,还是过于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似乎都不是值得我们照搬的。

      可见,要学习他国经验,必须认识到,没有一种模式值得完全借鉴,任何国家的模式都是不可复制的。对此,只能是明确思路,找到其中值得挖掘的几个亮点。同时,划定历史阶段和比较标准,否则在短期内、从几个侧面,根本无法判定其整体模式与具体经验的成败与否。

      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巨型经济体,海外经验已难以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系统性借鉴。一路追赶过来的中国经济,已是“三十而立”,学习和借鉴已无法提供发展动力,理应对自己所走的道路有所认识和坚持,而这更多来自于改革经验和经济学的原理常识。例如,在政府与市场边界这个无解的永恒主题上,唯一能认识到的是避免过犹不及,若政府干预和体制复归过甚,就需要适度转向和回收。

      关于日本的再反思也告诉我们,对我们这样得了“缓慢恐惧症”的经济体来说,经济减速未必是坏事,与其“披头散发”强行奔跑,还不如放慢节奏,用些苦口良药,或许反而能使多数公众享受到增长的好处。这既需要破除高增长能解决一切矛盾的迷信,也需改变引发GDP追求的行政主导与地方经济体制。

      在全球一体化的幻影中,在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中,也许只能坚持用经验、常识与原理来支撑本土模式的创新道路。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