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大股东要约收购屡现A股 两大动机需甄别
  • 巨亏国企
    露出“裸泳”本相
  • 再次提示多重风险 超日太阳今日复牌
  • 三大招数各显其效 深市10家暂停上市公司集体“重生”
  • 威远生化重组方案
    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  
    2013年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 司
    大股东要约收购屡现A股 两大动机需甄别
    巨亏国企
    露出“裸泳”本相
    再次提示多重风险 超日太阳今日复牌
    三大招数各显其效 深市10家暂停上市公司集体“重生”
    威远生化重组方案
    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巨亏国企
    露出“裸泳”本相
    2013-0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世瑾 ○编辑 邱江

      

      随着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发布基本告一段落,各路企业去年经营的“底牌”纷纷亮出。其中最吸引市场眼球的,除了高成长公司外,就是不少交出“惨不忍睹”成绩单的国企,这中间既有响当当的央企,也有地方国资龙头企业。

      这里不妨列举部分成绩单:中国中冶预计亏损72亿元,鞍钢股份预计亏损41.6亿元,马钢股份预计亏损37.2亿元至39.5亿元,*ST锌业预计亏损37.09亿元,山东钢铁预计亏损35.7亿元,华菱钢铁预计亏损31亿元至33亿元,二重重装预计亏损28.5亿元,韶钢松山、S上石化等多家公司的预计亏损幅度则在10亿元至20亿元不等。至于预计亏损在10亿元以下的“小鱼小虾”则不胜枚举。

      虽然中国中冶暂时位列这些业绩“差生”之首,但真正的国企“亏损王”或许非中国远洋莫属。中国远洋去年前三季度出现了64.03亿元的亏损,公司近日发布公告预计2012年全年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亏损。参照中国远洋2011年104.49亿元的亏损额,其2012年的亏损当“不遑多让”。由此,不出意料的话,这家中国航运业的龙头企业将被“戴帽”。

      诚然,经济形势不佳是2012年所有企业都面临的客观原因,但正如巴菲特所言,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在裸泳,前期快速甚至盲目扩张才是这些亏损国企真正的致命伤。由于一些国企的考核追求规模至上,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海外资产开出超低价格的“诱惑”面前,便不顾具体情况以及扩张后的运营效率,贪大求全,终于在经济基本面走弱的情况下栽了跟头。

      众多亏损公司在解释亏损原因时,都提到了财务费用高企,而这正是扩张过度的征兆之一:前期工程投入大,在建工程于当期转固,固定资产折旧额大幅度上升——这是财务费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侵吞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迫使公司举债应付运营需求,支付大量利息。

      此外,从去年下半年延续至今年上半年的“换届效应”也不可小视。据不完全统计,在已经预告去年业绩亏损的国企中,就有一汽集团、华菱钢铁、*ST锌业、韶钢松山等多家公司在2012年完成董事会换届。而更多公司现一届董事会将要到期,等待新掌门人的到来。“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届新管理层的到来,为了创造有利于自身的工作环境,有的就会选择将问题推到前任头上,其中包括对一些存在不确定的项目进行大比例的坏账计提。

      这些国企种种主动与被动的折腾,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还在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版图”。根据已发布的业绩预告统计发现,去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但如果把亏损10亿元以上的国企排除在外,则整体业绩反而较2011年有4%的增长。

      这实在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一些国企之大是其亏损额巨大的诱因,而巨额亏损并伤不了它几何。大而不倒的现象会在当下国企中大规模重现吗?是到了对之深化改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