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13:专版
  • 15:专版
  • 16: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采购价稳定基药试行国家统一定价 基药独家品种探索各省带量采购
  • 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
    正式启动
  • 券商:医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
    5月起施行
  • 证监会:管理证券资产
    超1亿私募机构须登记(上接封一)
  • 重庆拟打造
    长江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
  • 铁道部推进
    “四纵四横”骨架网建设
  • 中国境外原油开采量激增
    2015年将与科威特产油量相当
  •  
    2013年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要闻
    采购价稳定基药试行国家统一定价 基药独家品种探索各省带量采购
    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
    正式启动
    券商:医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
    5月起施行
    证监会:管理证券资产
    超1亿私募机构须登记(上接封一)
    重庆拟打造
    长江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
    铁道部推进
    “四纵四横”骨架网建设
    中国境外原油开采量激增
    2015年将与科威特产油量相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境外原油开采量激增
    2015年将与科威特产油量相当
    2013-0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随着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近年来在海外上游油气领域的收购持续高歌猛进,中国在境外的原油开采量不经意间已有了显著增长,并引发海外的高度关注。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在境外开采的原油未来将要赶上科威特和阿联酋等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专家就此认为,这是中国油企的企业行为,其动力仍主要来自商业利益。

      

      中国油企海外收购迭创纪录

      国际能源署(IEA)首次计算了中国近期海外石油业投资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到2015年,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海外日产量将达到300万桶,相比其2011年150万桶的海外日产量翻了一番,并且与科威特的产量相当。

      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伦敦出席石油业年度会议“国际石油周”(IP Week)的间隙对也对海外媒体表示,“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境外产油大国,境外增产的相当大一部分源自去年的(并购)交易。”

      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和第三大石油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近年来在海外收购方面十分活跃,自2009年初以来总计支出920亿美元抢购从美国到安哥拉的油气资产。去年,它们的收购支出达到创纪录的350亿美元,包括合资及全盘收购。

      2009年,中石化曾以72.4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全部股份,创下当时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纪录。但仅仅三年后,这一纪录就被中海油打破——去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151亿美元现金总对价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而去年底,有传闻称中石化将斥资24亿美元从法国油企道达尔手中收购尼日利亚一在岸石油公司;还有法国媒体报道称中石化拟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法国Maurel & Prom石油公司。

      种种迹象显示,以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国有石油公司的确在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而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收购活动以及它们对非常规钻井技术的投资猛增,正在改写全球石油业格局。

      

      商业利益是主要动力

      有海外分析师和政策制定者担心,中国正在攫取油田以满足其能源需求。但由IEA和其他机构进行的分析显示,中国石油企业通常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在境外开采的石油,而不是把这些原油运回中国。

      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对此指出,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虽然都是国有企业,但都已市场化,其投资行为都是企业行为,不是政府行为,“因此,海外收购基本都是通过企业形式来完成的。”

      “中国油企走出去,对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确有作用,但这不是走出去的主要目的。”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也表示,中国油企走出去首先是要赚钱,作为一家公司,要把商业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其次,这也是中国公司全球化的一个战略考虑;第三,才是对中国石油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目前,中国石油巨头的走出去过程都是公司行为。”单联文说。

      比罗尔也认可这一观点。他指出,中国(能源集团)正试图获得海外产量,而这些中国集团的主要推动力仍是“商业利益”。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收购都是从商业利益考虑,并不会设置具体的执行目标。

      “(目标)从规划角度是有的,但不能作为具体的执行计划指标。中石化在海外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机遇;二是效益。”傅成玉说,“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发展,不能急急忙忙去买。而设定目标容易误导员工,也会最终对投资者不利。即便规划中有这个想法,(执行)到哪里也要看实际。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自然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