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前两月基金非公业务大增
    资产规模增幅是公募十倍
  • 定增产品华丽“逆转” 公私募再度发力掘金
  • 东吴旗下基金
    今年以来表现优异
  • 华富保本正式获批发行
  • 农银汇理:
    用“低估值高增长”
    两大指标挖掘A股机会
  • 避险情绪再度升温 二月低风险基金份额增长逾千亿
  • 中欧价值发现近三年收益超20%
  • 基金强调个股选择 仓位升降无关盈利
  •  
    2013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前两月基金非公业务大增
    资产规模增幅是公募十倍
    定增产品华丽“逆转” 公私募再度发力掘金
    东吴旗下基金
    今年以来表现优异
    华富保本正式获批发行
    农银汇理:
    用“低估值高增长”
    两大指标挖掘A股机会
    避险情绪再度升温 二月低风险基金份额增长逾千亿
    中欧价值发现近三年收益超20%
    基金强调个股选择 仓位升降无关盈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强调个股选择 仓位升降无关盈利
    2013-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张亦文

      

      仓位控制并不是基金应对市场剧烈震荡的有效方式。股市结构性的特征正使得仓位控制的有效性逐步减弱,实际上对基金等投资者而言,依靠仓位控制并不能避免市场风险,也难以通过仓位控制来提高收益。

      今年以来基金业绩排名也显示,仓位难以确保基金的净值表现。在去年12月4日以来的反弹过程中,高仓位基金并不能确保自己的业绩跑在同业的前列,而仓位中性甚至偏低的基金并不因此在净值反弹中逊色于高仓位基金,甚至一些股票仓位相对偏低的基金业绩表现更吸引市场眼球。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市场的结构性特征,一些高仓位基金跑输的原因在于其主要仓位集中在相对偏弱的品种上。

      同样的逻辑也反映在近期出现的市场剧烈震荡之际,如果没有精确抓住相对优质的品种,降低仓位并不能确保可以避免市场调整带来的损失,而如果对于品种有较大的信心,保持相对较高的股票仓位也可以逆市而上。记者近期对一些基金公司管理的专户、社保、公募基金采访发现,不少基金经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股票仓位,甚至有基金经理近期开始小幅加仓。实际上,基金经理的加仓行为也并不是主动性。

      “我们没有特别考虑给一个什么样的仓位,只是在选择个股时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股票仓位。”深圳一位偏股型基金经理这样向记者解释其股票仓位提高的原因。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基金操作之中。“个股对基金净值的贡献非常大。”深圳一位绩优型基金经理也认为,仓位对于净值的贡献越来越小,而个股对净值的贡献却变得非常大,基金的一些所谓加仓行为实际上往往是基金对于某几只个股集中操作的结果。

      与此同时,虽然经济数据并不如意,但当前弱复苏的形态尚在进行当中,因此当下环境并无必要大规模降低股票仓位,当前的权益类资产实际上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人士昨日也指出,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PPI、消费和信贷数据均低于预期,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数据尚可。从长期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势必面临转型,但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于投资仍将保持较大程度的依赖,在流动性尚未收紧的情况下,经济有望延续弱复苏的趋势。

      “弱复苏难以传导到中上游等产能过剩的行业,景气更有可能停留在下游及成长性细分行业。”上述公司人士认为,A股将继续维持震荡和结构性分化的格局。与此同时,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也认为,受限于宏观经济的疲软,股市后期很可能呈现结构性行情的拉锯战。精选个股应是后期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策略,实际上这也意味着仓位高与低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基金投资尚需依赖对个股的重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