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要闻
  • 5:海外
  • 6:专 版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路演回放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专 版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专 版
  • A10:专 版
  • A11:股市行情
  • A12:市场数据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既然真爱 怎能放手
  • 嘉实中证500ETF今起登陆深交所
  • 场内T+0货基再添生力军工银安心增利18日开售
  • 谁“偷”走了银行理财的诚信
  • 指数增强基金“不增强” 业绩首尾相差近15%
  •  
    2013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既然真爱 怎能放手
    嘉实中证500ETF今起登陆深交所
    场内T+0货基再添生力军工银安心增利18日开售
    谁“偷”走了银行理财的诚信
    指数增强基金“不增强” 业绩首尾相差近15%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偷”走了银行理财的诚信
    2013-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行这一“信用”的象征,近期却常常被披上缺乏“诚信”的外套。在一些投资者的眼中,银行不再是大众资金的保险箱,发售的理财产品不再“安全”,理财经理也不值得“信任”,标榜“钱景”灿烂时常落空。从“飞单”事件到QDII产品巨额亏损,银行理财市场的负面消息不断涌现。我们不禁要问:银行理财市场到底怎么了?是什么让投资者认为自己“上当了”?

      ⊙记者 张苧月 ○编辑 张亦文

      1 狸猫换太子 银单变保单

      记者在调查后发现,目前市场上存款储蓄变保险单、银行理财产品变保险产品的事例比比皆是。投资者一边哭诉着进了“贼窝”,一边埋怨者自己轻易签下保单合同。“圈套”、“被坑了”是银保产品购买者提到的高频词语。

      一位胡姓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打算用一笔储蓄投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不过,在到达N银行营业厅后,由于当期在售的产品收益较低,胡女士则打算先将这笔金额进行活期储蓄,待有满意的理财产品上线后,再进行投资。

      胡女士这番话刚脱口而出,客户经理连忙告知,银行中有一款万能型保险产品收益稳定,且有人身保障功能,十分适合中年女性。在客户经理的精彩生动地介绍中,胡女士最终决定放手一试,一次性将13.9万元投向这款保险产品。

      据胡女士回忆,当时客户经理向她称道,这款保险产品既有固定收益,每年又有5%的分红收益,5年到期后返换本金,若在投保期五年内投保人出现意外事故,还可获得20万的身价保障金。

      不过,一年后胡女士查看产品分红状况时,却发现未有分红到账,她赶忙前往该银行营业厅询问。令她吃惊的是,银行业务人员告诉她,分红需到保险公司领取,与银行无关。此时胡女士才意识到“上当了”。

      胡女士求助保险专家为她仔细解读产品条款后,才发现客户经理所标榜的5%的收益,其实根本无法保障,分红的实际情况依赖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和盈利能力。同时,保险期间,初始费用为2.5%,即1万元中只有9750元入账。若投保人在5年内提前退保,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收取10%、8%、6%、4%及2%的手续费。

      胡女士称,客户经理向她推荐的过程中,从未提及产品是保险,她便以为是银行开发的保险理财产品。弄清情况后,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销售圈套”。另外,胡女士告诉记者,她身边的家人及同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理财不成,反被套牢。

      2 产品宣传单里的文字游戏

      上网一览理财产品排行榜,6%、5%、4%的收益水平吸引眼球,再看看旁边的投资期限,60天、40天、7天。短时间内,能获得这样“高”的收益,不少投资为其动心。

      王姓投资者曾在Z银行购买了一款稳健型短期产品,产品介绍显示,该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达4.7%,投资期限为59天。王先生琢磨着,若投资十万元,3个月后,便可拿到4700元的利息,如此丰厚的回报,怎能错过。

      “自从购买了产品后,我天天都盼着产品到期日,我打算给家里换台电视。”王先生提到。不过,当那天终于到来时,王先生却十分失望,因为到手的收益只有700元左右。王先生看到账短信提示后,心里估摸着难道是产品出问题了,说好的4位数,摇身一变只有3位。

      待他向银行求证后,才知道原来产品介绍中的收益率是年化收益,投资三个月,自然只能拿到3个月的利息。王先生告诉记者,购买产品时,银行工作人员并未特别告知是年化收益,由于自己是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对具体指标不了解。看漏了“年化”二字,错信了四位数的收益回报。

      如果说看漏了“年化”二字是失误,那看错了“预期”二字,投资者只能自食苦果。李老师是上海某初中教师,通过网银购买了一款结构性产品。192天7%的收益,符合李老师的投资要求。

      产品到期后,李老师发现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变为了5.2%。他在一番了解后,才知道该产品公布的预期收益率是“假的”,实际收益水平还依赖于投资标的的市场行情。

      此事发生后,李老师自嘲道,“平时在学校里教授知识,自己却连基本的文字都没读懂,真是有愧于教师职业。”

      记者向李老师了解到,她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由于偷懒并未亲自前去柜台购买。在与自己之前有过两次合作的理财经理联系后,基于信任,便自行在网上进行操作。

      “我根本没意识到‘预期’的差异,之前购买的产品完全达到了宣传时的收益水平,这次便认为也可以实现收益。理财经理也没告诫我风险,只提到产品设计不错,然后简单解说了当前的行情,建议我购买。出于前两次的成功合作,我并未对他的话产生质疑。”

      3 没有兑现的“纸上财富”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投诉案件层出不穷。投资者称,“本以为将钱投资在银行等于放进了保险箱,可是没想到,短短一年,产品亏损逾40%,着实让人心寒。”

      林先生是一名在沪做生意的闽商,平时家里的理财事项交给林夫人打理。2007年时在朋友的介绍下,林夫人购买了某外资行的一款QDII产品。据林夫人回忆,接待他的理财经理将这款产品描述得天花乱坠,其中不断强调海外市场如何存在投资潜力,不时还穿插一些英文单词。

      “他告诉我,QDII产品如果运行表现良好,产品到期后的收益空间非常大。普通情况下,都能达到20%左右。我自己也不懂金融市场,但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投资,加上理财经理语言很专业,我便按照他的建议投资了2000万。可是没想到,短短一年后,我的账面金额大幅缩水,产品净值大量蒸发。”林夫人无奈地表示。

      她继续补充道,“若不是朋友提醒我,我仍不知道近一半钱没了。事情发生后,我立马质问我的理财师,不过,他却叫我放心,称产品净值随市场出现浮动是常事,投资应看长期,只要产品到期时,收益水平看涨就能赚钱。距离产品到期还有三年多,仍有盈利空间。”可惜的是,理财师口中所说的“上涨”始终没有发生,林夫人去年将产品赎回时,亏损超40%。

      林夫人最后用 “变脸王”形容了银行理财经理。“购买时,他们信誓旦旦称产品收益安全可靠,转眼间,就变成一纸空文。无论怎样找银行理论,他们总有道理‘打发’你。购买前弄了一个风险测试糊弄我,产品出问题后,便建议我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我要是能看懂产品说明书,能清晰了解市场,又何必去咨询银行理财经理。”林夫人表示。

      实际上,近年来,投资QDII产品遭遇亏损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这些投资者大多表示,签合同前有阅读产品说明,但由于条款干涩难懂,主要将理财经理的建议作为购买标准。

      4 理财经理的销售误导

      记者发现,目前许多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零风险投资”,甚至将预期收益和到期实际收益的概念混为一谈。“投进去就有钱赚,到期就坐等拿钱”是部分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看法。特别是女性,由于天生比较感性,所以在听了理财经理一番华丽的介绍后,往往会失去判断标准。

      记者在走访银行网点时,部分受访投资者向记者表示,他们不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兑付风险,银行理财与股票投资不同,有深厚的安全防线。而他们的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与理财经理的销售方式有关。

      在受访的人群中,多数自称有多年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经验的投资人,在被问及是否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分类,是否明白何为区间设置,是否知道理财产品也存在亏损等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出现了概念不清晰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需要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全面告知投资风险。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在介绍相关产品时,不应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销售语言。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理财经理在介绍产品时,依然偏向于扩大收益效应,回避产品风险,存在销售误导。

      谈及销售误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经理告诉记者,银行柜员或理财师在成功售出一款保险产品后,可以获取提成,高于银行储蓄业务。但是,由于银行业务人员并不精通保险知识,缺乏向客户准确解释保险细则和条款的能力,在宣传时难免出现偏颇。然而一旦客户发现所持有的保险产品并无短期理财功能,便会向银行“讨公道”。银行再甩甩衣袖,如踢球般将客户的矛盾踢向了保险公司。

      在沪某外资行产品部总监也称,银行理财经理的确存在销售语言不当的情况。QDII产品通常是与海外市场指数、基金、股票或大宗商品等挂钩的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较高,但到期收益不确定性较大。自己银行出现亏损的这些产品多是在2007年发售,产品设计时并未预料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因此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产品出现亏损,银行有一定责任,但抛开产品设计而言,最终说服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是理财经理,他们的言行为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

      “理财经理是直接接触客户的人员,他们的专业性和行为代表着银行的形象。加强银行人员的内部培训是我行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希望能够完善内部机制,甚至建立一些赏罚体质,规范相关业务人员的行为,以维护银行的声誉。”该产品总监表示。

      另外,他还表示,理财产品交易是一个双向行为,有买才有卖。银行进行自我改善的同时,买家也应该学会具备契约精神。既然签订了产品合同,就应该有承担风险的准备,意识到 “卖方有责,买家自负”。通常情况下,很多买家往往过于在意短期的投资效应,才会让销售误导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