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监管层取消窗口指导
    融资融券告别“50万元门槛”
  • 机构连续两日
    买入新文化
  • 期指触底反弹
    市场情绪仍偏空
  • 资金关注
    一季度业绩提升个股
  • 地产股爆发带动大盘翻红
  • cnstock
  • 6月停发大集合资管产品
    券商全力备战公募业务
  •  
    2013年3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证券·期货
    监管层取消窗口指导
    融资融券告别“50万元门槛”
    机构连续两日
    买入新文化
    期指触底反弹
    市场情绪仍偏空
    资金关注
    一季度业绩提升个股
    地产股爆发带动大盘翻红
    cnstock
    6月停发大集合资管产品
    券商全力备战公募业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6月停发大集合资管产品
    券商全力备战公募业务
    2013-03-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李剑锋

      

      记者近日从多家券商资产管理部了解到,起点为5万元或10万元的券商大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即将停发,从6月份开始,这些券商所发的产品将是起点为100万元以上的小集合,或者是起点仅为1000元的公募基金。为了满足开展公募业务的要求,上述券商均从人员、架构、隔离墙等方面对公募和私募业务进行两条线部署。

      事实上,大集合一直定位尴尬,散户买不起,高端客户看不上,造成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发展迟缓。根据相关规定,限定性的集合理财产品购买起点为5万元,而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购买起点为10万元。而公募基金的购买起点仅为1000元。大集合的客户定位不清,外加严格的审批制,导致券商资管规模一直发展迟缓。

      自2005年第一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诞生至今,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已经走过8个年头,但券商资管的规模一直偏小。万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共有573只,管理规模为1663亿元。74家券商参与其中,平均每家券商的管理规模仅为20亿元。

      资管与经纪和投行并称为券商“三驾马车”,但内地券商资管贡献的收入比例远远低于成熟市场券商的平均水平。统计数据显示,以券商2012年上半年的收入来看,资管业务占到整体收入比重的2%左右。而在高盛2012年上半年的收入中,资产管理贡献的收入占比达到15%。

      今年2月份颁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允许券商可以从事公募业务。券商在研发、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公募业务对券商放开后,券商资管规模和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多家券商资管全力备战公募业务。据悉,深圳多家排名靠前的券商资管团队已经从架构上进行公募、私募两条线的准备,包括从业务独立、风险隔离、公平交易、利益冲突防范等方面着手进行公募业务准备。

      公募业务潜力巨大,券商资管业务有望分享公募的大蛋糕。据国泰君安预测,我国公募业务规模(股债基金)预计2020 年可达13-15 万亿,年均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