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艺术资产
  • 9:开市大吉
  • 10:专 版
  • 11:股市行情
  • 12:市场数据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特别报道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封面文章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信托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弃小就大 基金再提回避“中小盘股”
  • 辩证看待换手率
  • 投资的阿喀琉斯之踵
  •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  
    2013年4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弃小就大 基金再提回避“中小盘股”
    辩证看待换手率
    投资的阿喀琉斯之踵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辩证看待换手率
    2013-04-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基金年报刚经历过披露高峰,当然的,基金年报涉及的各类数据都成为各路专家的评论热门。比如近期“人气”颇高的基金换手率。

      有一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根据最新的基金年报数据,一位记者发现,一些基金公司的交易佣金支出比例非常高。有一家北京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只有40亿元,贡献的佣金就有4000万元,大概占了百分之一。记者质疑,1%的净资产都交给了券商,这个基金公司究竟在为基民赚钱,还是为券商打工?

      这样的质疑呼声无疑是很有力的,但仅凭这点数字并不足以得出结论。

      为什么?因为没有业绩数字的比较。

      就拿上文做例子。北京这家基金公司1%的管理佣金支出比例,这在业内,尤其是2012年算是很高的比例,但在基金历史上并不鲜见。

      按照目前业内通常的万分之八的佣金,1%的佣金支出比例,意味着该公司平均换手次数达到600%以上。(一买一卖算换手一次来推算)。这个比例,在印象中和2006年的行业平均水平是接近的。

      但为什么2006年,投资者没有意见?因为,那年基金行业的股票型产品,平均收益率超过100%。在2006年度,50%以下的年收益是行业倒数几名,是要被市场唾弃的,基金经理是有下岗风险的。在这样的业绩下,别说1%的佣金比例,2%,5%、甚至10%的佣金比例,客户可能都不会有太多意见。

      而如果这个换手率放到2012年,尤其是在整体业绩平平的年份,连续第三年的股票基金寒冬期,自然就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别说浮动的佣金率,就是十多年如一日不涨不跌的基金管理费,也有不少投资者有意见。

      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来客观、合理的判断业绩?在中国的市场内,以多长的时间截距来观察业绩?又如何评断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是优秀、平淡甚至是不合格。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就不一一赘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一个行业的产品连续多年跑输市场,投资者抱怨声重,那么这一定不是客户的问题,而是行业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这种对费率锱铢必计的事情,好发于基金业绩不佳的年份,比如2008年,比如2011年,比如2012年,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消费后的不满。不少研究评论抒发的潜台词其实是——业绩都这么差了,还好意思收钱?